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衰落阶段

2.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  )

A. 以面状为主

B. 由点状向岛状发展

C. 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

D. 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已形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2.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D.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该图划分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①—“金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B. 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影响

C. 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④—“黄色中国”—风力沉积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中国南、北方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 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2.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

A. 酸雨    B. 泥石流    C. 沙尘暴    D. 风暴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西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华北地区

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一年中春季干旱严重

C. 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

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增加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A. 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B.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 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 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2.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

A.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右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 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

B. 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

C.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D. 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

2.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

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

C.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

D. 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土地盐碱化    B. ②—环境污染

C. ③—石漠化    D. ④—森林资源破坏

2.图中④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    B.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C.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    D. 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不正确的有(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有(   )

A. 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B. 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 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    D. 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8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图为长江荆江河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荆江河段水文、水系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河道分叉多,洪涝灾害少    B.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径流量大,泥沙沉积少    D. 湖泊水与干流水可相互补给

2.整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 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大,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企业

B. 整治非法码头,禁止港口乱占乱用、粗放使用

C.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进行工程开发

D. 流域协调发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无序化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第六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A. “第六产业”的基础是农业    B. 适宜在城市推广

C. 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D. 目的是美化环境

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目的(    

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 三大产业相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曾占世界的85%,由于盲目开采和大量出口,目前仅占世界的30%,但出口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我国从1973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

B. 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C. 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D. 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有限

2.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B. 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C. 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D. 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间。兰州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优质的高原夏菜,满足当地市场并大量供应东部地区。

材料二 兰州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铁路在兰州及其以西路段走向基本与黄河干流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2)兰州地区发展高原夏菜的主要有利条件有_____;制约兰州地区夏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是_____ ,可通过_____  、_____ 等措施缓解该不利条件。

(3)近年来,由于_____影响,兰州地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高原夏菜能及时、保质地供应东部地区,得益于良好的 _____ 、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

(4)简述兰州地区大力发展夏菜的意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 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西德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西德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可能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北盘江上游地区略图。

 

材料二: 花江示范区位于北盘江花江河段峡谷两岸,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曾是贵州省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方,岩石裸露面积占比在80%以上。1997年该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仅为3%,水土流失面积

占比在80%以上。该示范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石漠化程度高,山高坡陡,无水资源赋存条件,干旱频率高达90%。

(1)试分析花江示范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该地区石漠化危害十分严重。试分析该地区治理石漠化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结合材料信息,简述北盘江流域今后的治理与开发方向。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1)根据陕南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为,发展该工业的影响有哪些?请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分析。

(2)根据表1和表2,榆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榆林可能参与的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   。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4)为了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型城市道路,榆林市工业发展合理措施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