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某地点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小题。

1.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 岩浆活动 B. 地壳运动 C. 堆积作用 D. 变质作用

2.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

A. 形成晚,厚度小 B. 形成旱,厚度大

C. 形成早,厚度小 D. 形成晚,厚度大

3.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

A. 河漫滩 B. V型谷 C. 冲积扇 D. 三角洲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是位于亚欧大陆40ON-50ON四地区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①②③④四地中(    )

A. 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 ②地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

C. ③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④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挠力河流域(图 a)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积 24863km2。在上游设计建设龙头桥水库,主要要发挥其灌溉和发电作用。图 b 为上游宝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凸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图 b

1.龙头桥水库正式截流蓄水的时间最可能为

A. 1975 年    B. 1980 年    C. 1999 年    D. 2006 年

2.按照设计方案运行,龙头桥水库建成后下游湿地水文过程是

A. 径流量季节性变幅加大    B. 年径流总量减少

C. 径流中的含沙量增加    D. 地下水补充量增加

3.将龙头桥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转变为以防洪和生态补水为主可解决下游生态问题。如此,下列月份龙头桥水库应该开闸放水的是

A. 1-3 月    B. 5-6 月    C. 7-8 月    D. 10-12 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某年 12 月 18 日~24 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活动过程。图中的小圆圈为高压中心,圆圈上的数字为日期,其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4 日,甲地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

A. 19 日    B. 20 日    C. 21 日    D. 22 日

3.与 18 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A.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见下图)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这里气候独特,(见下表)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 1 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泥炭层的形成比较快,有机物的分解度比较低,而较干燥的地方则相反。泥炭的积累速度不但取决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受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的制约。泥炭质轻、持水、保肥,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均温℃

-10.1

-7

-2.3

1.7

5.5

8.7

10.7

10.1

6.5

1.8

-4.2

-8.8

降 水 量(mm)

4.8

7.9

17.2

36.6

76.8

101

122

112

101

57

7.8

2.8

 

材料二: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分析若尔盖草原丰富泥炭形成的地理条件。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连接海南岛与大陆的交通咽喉。曾经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雷州半岛还是一个整体,后来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才形成琼州海峡。其东西总长 103.5 千米,最宽为 39.6 千米,最窄处仅 19.4 千米;平均水深 44 米,最大深度1000米。海峡两岸多河流注入,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下面左图为琼州海峡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琼州海峡海底地形地质示意图。

2018 年 1 月底到 2 月中上旬多次冷空气多次袭击海南,2018 年 2 月 18 日至 22 日,正月初二至初七,琼州海峡发生了 67 年不遇的持续性大雾,导致海口三大港口多次短暂停航,出岛车辆严重滞留,堵车里程一度达 10 公里。海南、广东两省紧急协调船运企业,尽快把海南滞留车辆和旅客运输出去。

(1)分析此次大雾浓度大、厚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2)分析本次海口车辆滞留的原因。

(3)我国跨海大桥众多,跨海大桥修建技术已经领跑世界,但琼州海峡尚未修建跨海大桥。请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注重时效性、参与性和特色性。传统的观光式旅游正被体验式旅游所替代。四川省蒲江县成佳镇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乡”,下表为成佳茶乡一日游方案。

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分析“成佳茶乡一日游”活动设计的亮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