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如图R河流域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电源点之一。读图回答,R河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主要方向是( )

A. 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

B. 发展电力一冶金一化工产业链

C. 加快水陆交通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

D. 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沙漠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赣江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读“赣江万安水库(1990年8月24日建成下闸蓄水)以下河段沿程依次分布的吉安、峡江、樟树、外洲4个水文站观测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1.有关赣江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沙量小,流速缓慢

B. 流量稳定、水量丰沛

C. 水量丰沛,汛期短

D. 吉安以上河段是赣江中下游河段水沙的主要来源区

2.有关赣江河段各观测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赣江流域中下游水沙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变化较大

B. 各站径流量年代变化比较平稳,年际径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

C. 各站年均输沙量下降,减小的幅度随距水库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 各站的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双累积曲线均在1 990年出现转折,输沙量在1991年后逐渐减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示意图,图中 b、d 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 是因为 b 河 (    )

A. 流域面积大于 d 河    B. 流域降水少于 d 河

C. 含沙量大于 d 河    D.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河流流量与发电效率的关系图,完成以下各题。

1.有关图中发电效率和发电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大

B. 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小

C. 各月流量均匀时发电效率高

D. 10月份前后发电效率最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森林可以把生物能转变成电能

B. 森林覆盖率和河流发电效率没有什么联系

C. 西欧的森林覆盖率对河流发电效率影响大

D. 长江上游造林能提高三峡工程发电效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1.该流域补给类型主要是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雨水

2.下列描述与该流域所在自然地理分区中的地理特征相符合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以下小题。

1.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

B. 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 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

D.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2.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    )

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源                  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

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城内耗水总量(单位:108m3)变化表,回答以下各题。

1.依据资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    ②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

③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    ④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②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

③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④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其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l 744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多三峡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相对于一次性开发,对该河段的水能实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因为( )

A. 河段落差太大    B. 河段径流量大

C. 梯级开发淹没少    D. 梯级开发投资小

2.该河段应该位于我国( )

A. 东南丘陵    B. 黄土高原内部

C. 秦岭地区    D. 横断山区边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水库共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发展农田灌洗等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践图,当地河流径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该水库储水量最大月份在( )

A. 12月    B. 3月    C. 6月    D. 9月

2.如果该水库位于南半球某大陆西岸.该区域(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 夏季温暖,冬季温和,常年降水比较均匀

C. 适宜发展葡萄、柑桔生产

D. 适宜畜牧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长江流域某湖泊的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湖泊深度增加,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 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 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入为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据图示信息可 推测,该河流( )

A. 向东注入太平洋

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加

B. 蒸发量加大,河水下渗严重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加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3.对该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该流域发展种植业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势平坦

C. 光照充足    D. 降水丰沛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列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表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

A. 降水量    B. 地形

C. 人口密度    D. 行政区划

2.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

A. 气候大陆性较强

B. 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 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 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3.20 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内出现众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

①保障城乡用水 ②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  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海陆性质

2.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A. 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 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 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 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2.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平原面积小    B. 热量条件差

C. 雨热不同期    D. 土壤贫脊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河流水位是指河流的自由水面离固定基面的高程。读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长江中游宜昌至大通水文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水文站水位最低的是( )

A. 宜昌    B. 沙市

C. 汉口    D. 大通

2.据图可知,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 )

A. 长江中游各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 长江中游各水文站泥沙颗粒增大

C. 上游来沙大部分被拦蓄在库内

D. 长江中游河道河床明显抬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B. 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 地形低平,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D. 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 荒漠化

B.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D. 次生盐碱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如图7a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

A.     B.

C.     D.

2.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如图7b中需裁去的是( )

A. 甲角    B. 乙角

C. 丙角    D. 丁角

3.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开发了水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保护其自身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从这一角度考虑,在背景区内发生的下列行为对都江堰工程保护危害最大的是( )

A. 上游破坏植被和湿地

B. 下游随意添加辅助设施

C. 上游乱建水利工程

D. 下游不断扩大灌区面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2.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 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 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 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

B. 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

C. 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

D.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

2.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 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

B. 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

C. 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D. 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中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乙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乙中气候资料②与图甲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l000mm等年降水量线所围区域内降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A地降水最多的成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条件。

(3)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 是“生物物种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巴库油田早在1873年就已打出第一口油井。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成为当时俄国最重要石油基地,但目前浅层石油早已被采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约为4万人,到20世纪中叶达到35万,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简析巴库俄罗斯族人口数量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13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3)你认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腰果因香美可口,营养丰富,故善食者众。其生长期内要求月平均气温20~30℃,年降水量1 000~1  600毫米,海拔400米以下为宜。

材料二 莫桑比克及附近区域地形图。

材料三 莫桑比克人口结构(2010年)。

材料四 马普托(25.9°S,32.6°E)和利欣加(13.3°S,35.2°E)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二判断,赞比西河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与上游河段相比,莫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的水量季节变化_______。

(2)莫桑比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_______。

(3)利欣加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马普托纬度高于利欣加,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利欣加的原因。

(4)莫桑比克被誉为世界“腰果之乡”,简述其发展腰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5)莫桑比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粮食不能自给。简述该国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下列文字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乌江“天险”的地学成因。

(2)根据图文材料,评价乌江干流进行梯级水能开发的地理背景。

(3)根据图文材料,从生产协作的角度举例乌江流域可以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并从地域联系(除生产联系)的角度提出促进该地相关产业发展的两条建设性意见。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读非洲刚果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0)

1)描述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对该河流域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图示区域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埃博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疫情滋生蔓延的原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流域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油以上延伸至若尔盖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其下始入盆地。涪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平武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全长700千米,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涪江下游土地开垦率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下图为涪江流域及地形示意图。

(1)简述涪江的水文特征。

(2)简述涪江流域大规模水电开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制约涪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涪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20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当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条件。

材料三 印度人有饭后喝奶茶的习惯,用产于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阿萨姆溪谷一带的阿萨姆红茶与牛奶配合制成的奶茶在印度最受欢迎。图中M阴影所示区域为阿萨姆红茶产区,当茶价大幅上涨时,单一性茶园快速涌现,同时岀现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未经科学规划,见山就开,见树就砍,物种单一,导致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受破坏,抵御病虫害能力降低,化肥、农残,品质下降等的成长的烦恼。于是当地茶农便在茶园里套种了一些树木来解决这种烦恼。

1)简要说明R河上中下游河流地貌的变化特点。(6分)

2)加尔各答位于胡格利河(图中为L河)入海口的东岸,为改善加尔各答港通航能力,在P处修建引水工程,请说明该工程如何改善航运。(4分)

3)简析该区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并简要分析农民在茶园里种植树木的作用。(10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其装机容量与原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1400万千瓦)相当,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预计2015年工程完工。

材料二  据悉:坝址区自然条件优越,山高谷深,两岸地形完整对称,河道顺直,河谷为窄“U”型,拱坝坝肩、坝基岩体质地坚硬,以整体块状和次块状结构为主,完整性、均匀性好,能够满足拱坝承载能力及坝基变形的要求。

(1)分析溪洛渡水电站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开发的意义?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显著增加,如2003年长江三峡水库建成蓄水、20 1 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等。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海泥沙产生决定性影响。下左图为1 950年~20 1 3年长江流域入海水量和沙量变化图(观测点:安徽大通水文站)。

材料二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水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下右图为长江口附近海域某观测点所测有关潮汐数据。潮径比为该测点潮差与大通水文站长江径流量比值,以此分析潮流和径流水动力过程。

 

(1)描述1996-2011年潮径比的时间变化特点并由此说明长江径流和河口潮流变化特点

 

(2)分析1996年后长江流域人海沙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

(3)说明1996年后人海沙量减少及径流、潮流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气候资料统计

(1)与甲城相比,分析乙城降水量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齐齐哈尔市与乙城纬度相同,但冬季齐齐哈儿日平均日照为6小时,而乙城为1.8小时,试分析其原因。

(3)说出多瑙河在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26分)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江桥大赉段年平均径流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12分)

(2)图中乌裕尔河国第二大内流河,描述该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该河成为内流河的主要原因。(14分)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昆仑山北坡河流众多的原因。

(2)说明格尔木河的水文特征。

(3)说出格尔木河在格尔木市上下游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自然条件对格尔木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珲春市地处我国东北长白山地东部,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面积约占珲春市8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76.5%,矿产 源多样,境内有珲春河向南流入图们江。1992年3月9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有多个口岸与罗斯、朝鲜相通,并有铁路直达俄罗斯的海港。

材料二  上图珲春市水系图

左图为珲春下在中国的位置略图:右为珲春市的气候资料图(日均最高气温是每月各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日均最低气温是每月各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1)简述珲春河的水文特征。

(2)指出该地气候的海洋性在气温上的表现,并分析该地降水给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有利 影响。

(3)分析珲春市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一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市某镇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结构进行调查,发现与20年前相 比有很大变化,如下表:试说明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好处。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 “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貌结构和农业结构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图。

材料二  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湖泊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P湖泊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p湖泊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1)P湖泊湖区成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的自然区位条件

(2)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3)简要分析P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图示区域进行了流域综合整治,其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然而果园中由于果树比较稀疏,其水土保持的功效有限,在果园中大量施用化肥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同时农村生活能严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读海河流域图,并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水系特点,分析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水资源的短缺长期困扰京、津及华北地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简述图示地区实施调水工程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3)简述京津冀一体化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