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清水断崖位于中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名胜之一。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

A. 地壳运动和海浪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和流水侵蚀作用

C. 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D. 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于形成下面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 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 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 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中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②中的(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贵高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甲地峰林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火山喷发    C. 流水溶蚀    D. 断裂下陷

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B. 乙处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

C. 丙处是断块山

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地貌景观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

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⑥­——I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以下两题。

1.“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 地球内能    B. 太阳辐射能    C. 岩浆活动    D. 流水作用

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 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 变质作用形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读下面地貌景观图,完成以下两题。

 

1.以上地貌属同一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⑥    D. ④⑤

2.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  )

A. 内力作用的结果

B. 外力作用的结果

C.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 与内、外力共同作用无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搬运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13年1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形成的烟尘冲上1.1万米高空,向东南方向覆盖整个欧洲的天空,导致欧洲国家纷纷关闭机场和领空。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以下两题。

1.下列岩石中不是由图示过程中形成的是(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片麻岩    D. 石灰岩

2.图中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甲所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图甲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乙中的(  )

A.     B.     C.     D.

2.有关图甲岩石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发现化石 b.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d.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A. ac    B. ad    C. bc    D. bd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A为沉积岩    B. C为岩浆    C. D为岩浆岩    D. E为变质岩

2.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

A. 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B. 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C. ⑤为外力作用    D. ⑥为变质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地质剖面图能示意局部地区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地质构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火山喷发    B. 流水溶蚀

C. 风力侵蚀    D. 地层沉陷

2.

A. 岩浆岩1—石灰岩砂岩岩浆岩2

B. 石灰岩岩浆岩1—砂岩岩浆岩2

C. 岩浆岩1—石灰岩岩浆岩2—砂岩

D. 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砂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长白山天池浮石图(下面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面右图)。

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浮石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  )

①岩浆快速冷却

②岩浆较慢冷却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材料,回答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左图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组成金佛山的岩石按照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2.塑造左图中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冰壶石来自苏格兰南海岸Aitsa Craig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左图为冰壶,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各类岩石,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所属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④    D. 丁、⑤

2.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丁岩石

C. 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丙岩石    D. 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

A. 变质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2.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不可能是沉积岩    B. A可能是岩浆岩

C. 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D. ①不可能表示冷却凝固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相关材料,读材料完成问题。

1.

A. 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 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 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 雨花石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

2.

A. 太湖石昆石    B. 雨花石砾石

C. 雨花石昆石    D. 砾岩昆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其成因是________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

(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________的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作用,②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作用。

(3)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从岩浆到形成________,又到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________的过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岩,A受到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__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____,又到__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