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     B.

C.     D.

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

A.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

B.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

C.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D.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

2.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 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    B. 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

C. 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D. 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 由西北流向东南    B. 由东南流向西北    C. 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 不能确定

2.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

A. 气旋活动    B. “梅雨”连绵    C. 冰雪融化    D. 春雨霏霏

3.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  )

A. 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 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 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 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  )

A. 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 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 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    D. 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

3.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  )

A. 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 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 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 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冬季降水量少, 江河水位下降②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加,用水又多浪费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降低咸潮所造成损失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节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题。

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为西风漂流

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为赤道逆流

3.看图回答有关图中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图1,回答。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 增加了湿、热程度

B. 降低了干、热程度

C. 减轻了寒冷状况

D. 加剧了干燥状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 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C. 从成因看与盛行西风有关    D. 从成因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为主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②处洋流势力将  (  )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  )

A. 第一次航行里程长    B. 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 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 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B. 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C. ③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D. 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2.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 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  )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低纬环流 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    ,②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    段,原因是      

(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促使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是    能和    能。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  ;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是  图所示的水循环。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2000年中国河流水质情况统计图。

材料2:太湖流域2001年10月某一周质量周报

材料3: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水体中溶解氧及氨氮两项指标呈___________相关,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上海青浦急水断面的水质类别为___________。

(3)解决材料3中紧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为解决上海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

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

起到         的作用。

2.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四海区中,

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