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 A. 地壳运动 B. 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 D. 堆积作用
|
2. 难度:简单 | |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 东北平原 B. 中欧平原 C. 科迪勒拉山系 D. 刚果盆地
|
4. 难度:简单 | |
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 A. 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 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C. 发生地震、火山喷发 D. 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
5. 难度:中等 | |
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 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
6. 难度:中等 | |
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左图)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 ) A. 火山活动 B. 溶洞塌陷 C. 地壳下陷 D. 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 C. “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 D. “浮石”的形成缘于岩浆喷发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死亡谷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 B. 流水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内外力共同作用 2.推测干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A. 参与海陆间循环 B. 湖泊为外流湖,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C. 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 D. 植被稀疏,蒸发量大,下渗量大
|
8. 难度:中等 | |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在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 844.43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 外力作用 B. 内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流水作用 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 ) A. 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B. 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相反 C. 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 D. 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