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二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国玉米产区分布图和玉米种植与收获的时间图。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玉米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B. 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C. 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D. 该地地形主要为高原、山地

2.该国甲地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产区的气候,收获玉米时期,甲地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

A. 小麦    B. 棉花

C. 甘蔗    D. 葡萄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A. 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B.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 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D. 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 南粮北运    B. 北粮南运

C. 东粮西运    D. 各地自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 气候资源优势    B. 动物资源优势

C. 劳动力资源优势    D. 土地资源优势

3.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可知该地区是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中国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对应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A. 东北—西北—长三角—华北    B. 华北—东北—长三角—西北

C. 东北—华北—西北—长三角    D. 长三角—华北—东北—西北

2.与甲地区旱田改水田的原因最不相关的是

A. 气候变暖    B.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

C. 市场扩大    D. 劳动力丰富

3.引起丁地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工返乡建设新农村    B. 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

C.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D. 国家的政策优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

A. 江汉平原    B. 松嫩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成都平原

2.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A.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 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从自然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2: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