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训练题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 冲积平原    B. 山麓冲积扇

C. 沙洲    D. 三角洲

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地方可能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该河流的丰水期一般在

A. 夏秋两季    B. 春夏两季

C. 秋冬两季    D. 冬春两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左图中

A. 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    B. 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

C. 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    D. 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

2.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甲—a—侵蚀—开采砂金矿    B. 甲—c—沉积—兴建仓库

C. 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 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3.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A. a线    B. b线    C. c线    D. a线或c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沟壑    B. 台湾岛

C. 华北平原    D. 喀斯特地貌

2.该地区聚落分布

A. 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 呈点状分散分布

C.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D. 蜿蜒分布于山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小题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 三角洲平原    B. 冲积扇平原    C. 山麓沙丘    D. 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2.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3.该地貌类型最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 地震    B. 水土流失    C. 滑坡    D. 泥石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 河漫滩    B. 冲积扇    C. 三角洲    D. 侵蚀平原

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 1月    B. 3月    C. 7月    D. 10月

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 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 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该聚落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 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 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 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2.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

A. 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 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 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 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

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

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 瀑布、河漫滩平原    B. 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 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 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3.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 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 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 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该段河流以_____(外力)作用为主。

(2)c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成因是______。c处的外力作用以_____作用为主。

(3)d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该地貌往往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_____。

(4)若该河流发源于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则此高原的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原因是____。

(5)c处河流往往在__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__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在c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

(6)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最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b河段

D.c河段外力作用以搬运作用为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建筑?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泉州市水系图(图甲)”、“泉州气候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乙)” 和“河谷形态图(图丙)”

材料二  泉州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因气候常年温暖舒适,故泉州有“温陵”的雅称。

材料三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麓,干流上游俗称西溪,在南安双溪口汇入大支流东溪后始称晋江,最后在丰泽蟳埔注入东海,全长182千米。晋江是我市最主要的河流,也是本省的第三大河,她可以说是我市千百万人民的“母亲河”。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方面,分析泉州气候的形成原因。

(2)根据图中的信息,说明晋江的流向是       ,其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3)图甲中晋江上游M处的河谷形态应是图丙的        (填A或B)图,此处河流的外力作用方式是以          为主。

(4)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       (填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① ;②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 处,其成因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