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

2.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 水田改旱田    B. 植树造林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 南、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

C. 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

D. 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

2.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

A.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

C.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

D.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

3.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  ②从珠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以下各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增加下渗量    B. 减少蒸发量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 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 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 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 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 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B. 从自然条件看,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

C.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

D. 大致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2.以下地区水贫困状况及主导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贵州—低—喀斯特地貌广布

B. 河南—低—工业节水措施推广

C. 新疆—高—夏季高温蒸发量大

D. 海南岛—高—面积较小且起伏较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