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测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级行政区内、县级行政区际—省级行政区内、省级行政区际三种。读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间(  )

A. 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

B. 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数量中部基本无变化

C. 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得最多

D. 西部的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  )

A. 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

B. 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C. 大学生跨省级行政区求学会增加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

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一定会导致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相对数示意图(图,未包含加里宁格勒州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 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 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 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的

2.引起俄罗斯上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 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

C. 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 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效流动率指净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下图示意我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分布(不含港、澳、台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

B. 东北地区比青藏地区高

C. 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 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高

2.新疆成为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正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广阔

B. 邻国众多

C. 资源丰富

D. 位置优越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黑龙江省迁出人口(  )

A. 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迁入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C. 以社会型迁移(婚姻、投亲等)为主

D. 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受高等教育人数少

2.图示迁出人口结构对黑龙江省的影响有(  )

A. 使社会抚养比降低

B. 导致劳动力短缺

C. 使人口性别结构恶化

D. 使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据此回答下题。

近几十年来,我国不少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这种情况最典型的是(  )

A. 甘肃省    B. 河南省

C. 四川省    D. 广东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着欧洲。读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这次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

A. 收入下降    B. 灾害频发

C. 战争威胁    D. 就业困难

2.这次难民潮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B. 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

C. 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

D. 提高欧洲各国社会保障水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比例增加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2)说明外来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统计图。(未包括港、澳、台数据)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