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 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 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B. 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 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 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区域四地发展方向的规划,正确的是

A. 甲地种植柑橘,发展立体农业    B. 乙地依靠海岸,建设海滨浴场

C. 丙地开荒,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 丁地建设化工基地

2.近年来,M河河口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变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A. 河流上游植被破坏    B. 河流上游退耕还林

C. 河流下游地势平缓与海水顶托作用    D. 河流中游围湖造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⑥⑦    C. ③④⑤⑦    D. ②③④⑧

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 水稻、油菜、茶叶    B. 春小麦、亚麻、甜菜

C. 棉花、玉米、甘蔗    D. 冬小麦、棉花、花生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读华北盐碱(盐渍)地分布和地下水位统计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五、图六的判读,正确的是

A. 海拔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B. 盐碱化越严重,浅层地下水埋藏越深

C. 沿MN一线地区出现地下水漏斗区

D. 滨海地带,因过度灌溉造成最严重的土地盐碱化

2.图六中,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基本呈负相关,主要原因是

A. 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需大量抽取深层地下水

B. 因地质原因,导致两者埋藏深度的差异

C. 地下水总量是稳定的,浅层地下水多、深层地下水就少

D. 降水多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深层地下水埋藏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省区各气候带面积比重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位于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地区

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大    B. 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 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D. 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地区区域图,乙为A河流上一水文站测到的某月连续两天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

A.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B.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 外力作用以风化和流水侵蚀为主    D. 自然带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2.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图示地区的是

A. 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 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C. 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D. 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3.根据图乙信息推测A河流在图示时间内流量变化特点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 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    B. 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C. 第一天天晴,流量变化大    D. 第二天天晴,流量变化小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题文)“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地区粮食生产、耕地、水资源和人口情况

材料二: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1)分析材料一,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  地区。

(2)“湖广熟,天下足”,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3)材料二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     

(4)分析南方产区长江三角洲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冬春季节降水较少,物产丰富。云南省是我国木本油料产业大省,种植历史悠久,其中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超过6万亩。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传统行业争利”的特点。该产业已成为一些山区林农的“摇钱树”,但绝大部分为亩产3-5公斤的低产林。

大理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地势较低,而如今却石灰岩广布,且出露地表,盛产大理石(又称云石,原指产于大理的白色带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因盛产于大理而得名-非岩石学定义)。

材料二:“云南省油橄榄种植区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试描述大理地区石灰岩广布且出露于地表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试描述云南省油橄榄的分布特征。

(3)试分析云南省适于木本油料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人支持应加快扩大油料基地建设;有人支持应稳步加强油料基地建设。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