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浙江省地理选考复习资料9 环境保护
一、综合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图示区域生态退耕总量为334. 65万亩,简述生态退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甲、乙两地过度发展种植业,分别说出两地易广泛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等储量全国第一。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支柱作用。下图为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图。

说明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对当地水资源的主要影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改善图示长江河段的水质,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角度简述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 左右,集中6~10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修建水渠连接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

材料二:左图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

根据流域内气候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勒泰地区农业今年发展迅速,种植业是当地农业的主要组成,图1为新疆局部区域图,图2为阿尔泰地区的气候资料。图3为阿尔泰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水面下降,乌伦古湖湖滨沼泽面积减少,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呈上升趋势。1970年以前,乌伦古河是乌伦古湖水量唯一补给来源,1970年当地建成引额尔齐斯河河水入乌伦古湖的“引额济海”(乌伦古湖又称福海)工程,并于十多年后又实施了扩建,使乌伦古湖水位变化由纯天然变为天然加人为干预的状态。

1)列举阿勒泰地区种植业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及对策。

2)分析引额济海工程对乌伦古湖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渭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和图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

材料二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自汉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泾阳茯砖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础上经二次发酵、压制等复杂工艺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别适宜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饮用。

材料三  关中城市群部分城市2015年经济统计表。

表2

 

主导工业部门

渭南市

有色冶金、能源、食品、化工、装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

宝鸡市

有色冶金工业、能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装备制造

咸阳市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建材

 

简析宝鸡市的产业活动对其下游城市环境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非洲南部地区

材料二:地处非洲西海岸的纳马夸兰地区(南部属于南非)是年平均降水量150毫米干旱地区,同时也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如今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多方的威胁,一些稀有物种濒临灭绝。

材料三:纳马夸兰地区盛产钻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钻石的开采。20世纪90年代南非通过了《矿产第50号法案》,开始该地区的生态恢复。

列举矿区开采对生态的影响,说出矿区进行生态恢复的措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17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图1为南美部分区域图,图2为利马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厄瓜多尔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47%,该国香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香蕉生产国和出口国,其总产量的85%销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 铜生产是一项离不开水的产业。智利是全球最重要的产铜国(产出了全球近30%的铜矿),矿床覆盖岩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好,易采易选。

推测智利铜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图示地区是我国煤炭重要产区,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甲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曾经与尼罗河连通成淡水湖,后由于地壳运动,相互之间才渐渐失去联系。

材料二 乙湖风景优美、物产富饶,养育着周边数千万人口。为了美化水体、增加鱼类食物来源,湖泊东部某国从南美洲引入水葫芦。近年来,该湖水位下降,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

指出乙湖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和赣州气候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两省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年)

材料三: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主要是南昌、九江、上饶、赣州等地。

江西、湖南省共同存在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环境问题是      ,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核电有清洁、高效的优势,不过由于涉及冷却用水等诸多因素,在内地布局核电厂一直充满争议。中核工业公司计划在陕西布局核电站,但在选址中放弃了陕西省政府重点推荐的西安。目前西安(34°20′N,108°56′E)部分城市路灯使用太阳能。

材料二:下图为关中地区近30年(1983~2012年)来平均各月霾日数统计图和西安周边示意图。

判断关中地区霾多发季节,并分析成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

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题文)(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