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丁地最可能是(  )

A. 山顶    B. 陡崖    C. 山谷    D. 鞍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城市或乡村,甲乙丙丁代表区域中的四个居民点。读图,完成下题。

因图示热力环流而形成东南风的居民点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由八颗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的

B. 水星属于类地行星

C.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D. 火星属于巨行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晨昏线上空时,当地地方时为8日19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幅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注: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稳定性    D. 脆弱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为“1 000 hPa等压面的等高线(单位为m)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的四地对应的近地面风力最大的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图示大陆西海岸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 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水汽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尘埃多,水汽易凝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题。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 藏南谷地的地热    B.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 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体运行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

A. ①减少    B. ④增加    C. ⑤减少    D. ⑥增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题文)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题。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②处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第31届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开幕式定于8月5日19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西3区)世界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海南的阿锦决定在家观看开幕式现场直播,届时家里墙上悬挂的时钟正确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自东向西流

D. 自西向东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 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

D. 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回答下题。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中学   乙:早点铺    丙:专业医院

B. 甲:小学 乙:五星级宾馆 丙:大型超市

C. 甲:汽车销售 乙:珠宝商行 丙:大型音乐厅

D. 甲:茶馆 乙:咖啡店 丙:酒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 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 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 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些具有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从生产上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  )

A. 汽车厂—石油冶炼厂    B. 钢铁厂—水泥厂

C. 钢铁厂—金刚石厂    D. 汽车厂—水泥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下题。

该思想体现了(  )

A. 环境决定论思想    B. 人类中心论思想

C. 人定胜天论思想    D. 人地协调论思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题文)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1990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9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 煤市场    B. 碳市场    C. 石油市场    D. 天然气市场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实施。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回答下题。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B. 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

C. 从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

D. 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的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图为美国哈奔歧尔德农场经营模式,哈奔歧尔德农场最有可能在美国的(  )

A. “五大湖”附近    B. 加利福尼亚州

C. 墨西哥湾附近    D. 田纳西河流域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B. 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

C.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D. 地形封闭的城市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该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近年来PM2.5成为公众关注的空气质量指标。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 佛山    B. 广州    C. 珠海    D. 惠州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题。

该农作物是(  )

A. 油菜    B. 水稻    C. 亚麻    D. 玉米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读“中国北部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自然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带,B________带,C________带。

(2)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受____________条件影响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地带性特征在_____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面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A或C)处,请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的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____(南或北)岸。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2: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1中A是____山脉,B是____山脉,C是____山脉,D是____山脉。

(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山脉。(填字母)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____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1:如下表。

各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量 (单位:kg)

我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与各国的比值

我国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

材料2:下图为“我国的能源密度变化曲线图”,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标,用能源消耗量与产生的GDP的比例表示。

材料3:下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1)表中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费特点表现为________;从发展变化上看,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为____。

(2)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处于污染时代所代表的时间段是____,我国工业目前正处在________阶段。

(3)我国环保资金的投入呈_____趋势。

(4)要避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议中,正确的是(  )

A.加快电力脱硫进程,削减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C.倡导私人交通工具,削减公共交通工具引起的环境污染

D.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填空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

 

七、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年平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损失耕地约666.67平方千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3.62万平方千米,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一项紧迫任务,需长期努力。

(1)将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空白框内。

A.毁林开荒  B.土壤污染C.土地荒漠化  D.过度施用化肥

(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主要指(多选)(  )

A.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

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D.林区的超量采伐

(3)该图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非常大,表现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