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 

A. 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B. 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

C. 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 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

2.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 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能耗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C. 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D. 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问题。

1.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其要求是(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当前,我国倡导“绿色GDP”,其内涵是( )

A. 保护环境,放弃经济增长    B.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C.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D. 强调发展无污染的产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④浮岛遮蔽阳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区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区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B. 土地荒漠化加剧

C. 水土流失严重    D. 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错误的是

A. 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 P    B. Q    C. M    D. N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  )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  )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题。

1.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污染

2.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 台风    B. 地震    C. 干旱    D. 凌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

A. 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 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 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 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2.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

A. 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B. 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C. 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D. 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B.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 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阿斯旺大坝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

A. 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    B. 河口三角洲的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C. 三角洲上土壤肥力下降    D. 狮身人面像风化作用加快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5月26日13时左右,受当地部分农民群众收割作物后焚烧秸秆形成雾霾的影响,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荆州段,相继发生15起交通事故,致使高速公路交通一度中断,并造成2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此时,农民焚烧的秸秆主要来自(    )

A. 小麦    B. 谷子    C. 甘蔗    D. 水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漫画图,完成下题。

1.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 全球海岸线后退    B. 中高纬病虫害减少

C. 中纬度降水变少    D.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2.缓解该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常规能源的使用    B. 提高森林覆盖率

C. 提高单位GDP能耗    D. 减少可再生能源使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 围湖造田    B. 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C. 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D. 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及“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示意图”,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森林破坏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某区城环境变化示意图,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乱砍滥伐森林    B. 过量引水灌溉    C. 工业污染加剧    D. 人口大量迁入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左图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丙湖南部盐度夏季高于冬季,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从左图到右图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有何变化?   

(4)分别说出左图、右图两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谷坊一般沿沟道成群布置,谷坊之间相互衔接,沿沟道形成梯级,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效更佳。下图是谷坊群示意图。

简述谷坊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 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

(1)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2)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填在横线上A______ (灌溉农业区),B_____ (灌溉农业区),C_____沙漠。   

(2)本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_______ ②_______。   

(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从根本上解决不利自然条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是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