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漆布的落差为5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Q地和M地的温差最不可能为 A. 2.1℃ B. 2.2℃ C. 2.3℃ D. 2.4℃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8 米 B. 318 米 C. 368 米 D. 418 米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亚洲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柱状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降水以对流雨为主 B. ②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C. ③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 D. ④分布地区多洪涝灾害 2.四种气候类型中,对应陆地自然带种类最多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3.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 澜沧江 B. 怒江 C. 红水河 D. 雅鲁藏布江 2.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点在 A. 西宁、河内 B. 昆明、新加坡 C. 昆明、曼谷 D. 拉萨、胡志明市 3.合作开发湄公河流域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A. 生态恶化 B. 资金短缺 C. 经济利益 D. 边界问题 4.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读澳大利亚局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 D. 地堑 2.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 暖流,降温增湿 B. 暖流,增温增湿 C. 寒流,降温减湿 D. 寒流,增温减湿 3.乙地和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2.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 蓄水拦沙、滞洪蓄水 C. 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D. 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3.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石油资源 D. 煤炭资源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A. 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 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C. 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 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2.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
7.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及甲测站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喀什、和田与民丰三个城镇环境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 A. 喀什、和田、民丰 B. 民丰、和田、喀什 C. 喀什、民丰、和田 D. 和田、喀什、民丰 2.二十一世纪以来,甲测站附近河流沿岸 A. 绿洲面积持续减少 B. 地下水位可能升高 C. 植被种类明显增加 D. 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
8. 难度:简单 | |
科学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 “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下图是南极考察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张随科考船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 ,E为 。(地形类型) (2)图中a、b、c中,哪一条支流的位置画错了? (3)疗养院位于 (南、北)坡。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理论上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 (4)若将小河中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简述其原因。 (5)甲、乙两村哪处更容易形成城市?分析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东北部的兴安县,凿于秦代,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岭南与中原的水路交通要道。灵渠分水坝设计为高2.24米的“人”字滚水坝,其将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过南渠入漓,七分通过北渠归湘,使得南渠、北渠作为航运水道,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下图为灵渠水系图。 (1)根据灵渠功能和特点,推理灵渠经过区域的地形部位。 (2)说出灵渠分水坝坝体不高且形态呈“人”字形的作用。 (3)分析北渠航道设计弯曲的原因。 (4)分析该区域河流水质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