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为两国轮廓图,A、B两城市分别是甲、乙两国的首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小    B. 甲国的面积较乙国小

C. 甲、乙两国面积相当    D. 甲、乙两国气候相似

2.B城位于A城的(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3.从甲国沿海乘海轮走最短路线到乙国沿海,必须经过(  )

A. 直布罗陀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好望角    D. 英吉利海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的京张铁路,从山顶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读图文回答问题。

1.北京与日本同纬度地区樱花开放时间相比

A. 中国早半个月左右    B. 日本早半个月左右

C. 相差一个月左右    D. 开花时间基本同步

2.影响中日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肥力    B. 海陆热力差异    C. 海拔高度    D. 春季降水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巴黎—达喀尔”作为最严酷和最富有冒险精神的赛车运动,为全世界所知晓。每年的1月1日,在人们迎接新年的兴奋中,赛车由法国出发,用2—3个星期穿越非洲大地,全程约10,000公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巴黎至达喀尔,若沿箭头方向行进,在沿途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A. 沙漠风光    B. 成片的枣椰林    C. 斗牛表演    D. 茂密的针叶林

2.在赛车运动举行期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好望角炎热干燥    B. 穿越欧洲时沿途河流进入枯水期

C. 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时风平浪静    D. 穿越非洲时会受到成群动物的侵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位簧    D. 纬度

2.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

A. 16    B. 20    C. 23    D. 13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750米)那托利亚,亚美尼亚高原和安那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米)的幼发拉底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下游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乎没有水源汇入。下图为西亚两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幼发拉底河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盛行风带来的夏季降水    B. 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

C. 高山湖泊和地下水    D. 高原山地积雪融水

2.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A. 3月至5月    B. 6月至8月

C. 9月至11月    D. 12月至次年2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雨舌”是指丰沛降水区域呈“舌头”状向某地方向延伸的现象。读西藏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和“雨舌”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雨舌”区域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气旋雨

2.位于“舌尖”上的波密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

A. 冰川与森林相连    B. 喀斯特地貌广布

C. 水网密布,水流湍急    D. 土壤深厚,有机质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A. 森林大面积被破坏    B. 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 地壳持续下沉    D. 降水量减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此时节    (   )

A. ①地羚羊成群    B. ②地树叶枯黄    C. ③地阴雨绵绵    D. ④地酷暑难当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所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甲所在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所在地区易出现此生盐渍化    D. 乙所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

2.推测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业最可能为

A. 棉纺织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麻纺织工业    D. 电子工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的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这是有记录的最高的地球表面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下图为伊朗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

(2)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

(3)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河谷平原,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表 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

(1)指出导致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