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南宁市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题文)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应持的环境观是(  )

A. 环境决定论    B. 天人合一论    C. 可能论    D. 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 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 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 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 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D. 有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A. 原始社会开始    B. 农业社会开始

C. 工业社会开始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关于环境问题及历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始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破坏

B. 农业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C. 工业社会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减少

D. 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日俱增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减弱

B.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C.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D. 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能正确表达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的曲线(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为 …(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

A. 海洋污染    B. 水土流失    C. 水质变坏    D. 水源枯竭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双选)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 酸雨    B. 土壤盐碱化    C. 臭氧层的破坏    D. 噪声污染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

A. 在我国东南沿海实行“休渔”制度

B. 为保护臭氧层50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协议书》

C. 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D. 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80多个国家签署《巴厘岛路线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 在西北地区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C. 围湖造田以增加粮食产量    D. 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以扩大耕地面积

 

四、多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双选)结合全球变暖趋势,如果只考虑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出现(  )

A. 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B. 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

C. 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暖    D. 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是在(  )

A. 采猎文明时代    B. 农业文明时代

C. 工业文明时代    D. 新技术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A.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B. 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

C. 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

D. 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是(  )

A. 德国境内莱茵河水的污染    B. 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C. 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 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问题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 土地盐碱化    B. 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

C. 全球变暖    D. 水源枯竭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以上都不是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读下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

(1)将下列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判断下面环境观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是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史载南宋时期)

(1)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2)文中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从人地和谐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双选)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

(3)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__可持续、________可持续和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列举两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