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种桑养蚕、织锦剌绣,丝绸生产技术曾被中国长期垄断。由于其编制技术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被誉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长期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西方各国输入量迅速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桑树广泛分布于辽河、黄河中下游、江淮和珠江各流域。桑树属于

A. 针叶林    B. 阔叶林    C. 雨林    D. 常绿林

2.近代西方各国从中国输入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技术的引进    B. 新产地的出现    C. 服饰用料多元化    D. 贸易保护盛行

3.中国传统刺绣是指在丝绸上用针线手工绣制装饰图案,但目前多由电脑控制的机器进行批量生产。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劳动力成本上升    B. 机械自动化的普遍运用

C. 手工技艺缺乏传承    D. 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在变化。外部扩展可增加面积,而内部更替则有三种表现:一是内部更替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增加,表示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这类用地;二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减少,表示这一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用地;三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不变,表示某类市功能用地的用地类型不存在变更。下图为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结合材料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6年该城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

①环境污染较重   ②土地价格较高   ③远离消费市场   ④基础设施落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该城市十年间四类功能用地的变动表明,该城市

A. 功能用地以向城市中心集聚为主

B. 功能用地以均衡分布为主

C. 空间形态变化不大

D. 发展规模以向外扩展为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②冬小麦③春小麦④甜菜

B. 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亚麻

C. ①春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大豆

D. ①油棕②甘蔗③玉米④春小麦

2.③④两地农业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 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    B. 粗放经营

C.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    D. 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自1980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政策。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表为2013-2017年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导致()

A. 出生人口持续增加    B. 出生率显著提高

C. 一孩数明显减少    D. 二孩数显著增加

2.影响近五年一孩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医疗设施状况    B. 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

C. 居民收入水平    D. 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河流渡速与湖澺流速此消彼长,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为落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落憩为湖水落到最低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河流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题。

河口含沙量如甲所示时

A. 涨急时刻

B. 落急时刻

C. 涨急时刻前2小时左右

D. 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目前种群数量约为8 000多只。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湿地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残余高原平缓,湿地低凹。该地冬寒夏凉,有众多四季汩汩的泉眼,1月泉水水温恒为6.0℃,是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是全国重要的黑颈鹤之乡。黑颈鹤每年农历9月准时从青藏高原来大山包等地越冬,第二年3月飞回青藏高原(图1)。越冬期间约60%的时间在浅水区探啄食物,图2为大山包地区黑颈鹤粪便中植物部位片段的月份分布。

材料二 保护区所在的大山包乡,区域经济发展非常落后,2014年,政府开展高原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安排给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2 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依据材料,说明大山包湿地有利于黑颈鹤越冬的水文条件。

(2)据材料指出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的食物来源,并就此提出保护区需要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分析大气环流对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与大山包之间年内往返迁徙的影响。

(4)指出国家在大山包地区实施环保扶贫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汉平原是在古云梦泽上发育的年轻的冲积平原,其地势低平,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东南在5米唐宋荆江(长江的枝江至城陵矶段)统一河道形成以前,荆江两岸存在着众多分流水口(穴口),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为荒芜的低洼湿地,人烟稀少,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完成,使北岸滤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全部堵塞。从此,长江大部分水、沙由南岸排入洞庭湖区,汉江带来的泥沙对江汉平原地形的进步塑造起着主要作用,同时江汉平原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1)简析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地势特征的形成和湖泊分布的影响。

(2)自荆江北堤完成迄今数百年间,洞庭湖面积经过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简析其原因。

(3)简述荆江北堤修筑后对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题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中国成为亚洲第一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顶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阶段性转变,作为亚洲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从海外客源产出情况来看,中国入境外国旅游市场可以划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市场。下图示意1995~2012年中国入境亚欧旅游流时间变化特征对比。

(1)比较中国入境旅游亚洲、欧洲游客数量的不同特征。

(2)试为中国旅游业拓展欲洲市场提出合理建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雪豹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食草动物为主食,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目前,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

分析雪豹数量急剧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