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五章 第一节 海洋带的开发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是( 

A. 马六甲海峡与澳大利亚东北角的连线

B. 塔斯马尼亚岛所在的经线

C. 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

D. 无明确界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6年7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水后在深度为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读下图,回答问题。

许多国家将深潜的深度定位在5000米,甚至7000米,这是因为(  

A. 深度越大,海底生物资源越丰富    B. 深度越大,所能探测的海洋范围越大

C. 深度越大,多金属结核分布越密集    D. 深度越大,水下环境的安全性越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特有的缺点是(  )

A. 黑暗    B. 低温    C. 无氧    D. 海冰破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  )

A. 陆间海、边缘海    B. 边缘海、内陆海    C. 内陆海、边缘海    D. 陆间海、内陆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港口的区位选择要考虑水域和陆域条件,下列选项属于水域条件的是(  )

①筑港条件②停泊条件③航行条件④腹地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世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A. 基岩海岸      B. 砂质海岸      C. 淤泥质海岸      D. 生物海岸

2.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海洋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关于世界重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海渔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B. 美国东部沿海的纽芬兰渔场,处于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

C. 南美洲东岸的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洋深处无机盐类带到海水表层

D.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关大陆架和大陆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陆架组成物质与海洋相同    B. 大陆架宽度从高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

C. 大陆架即大陆坡    D. 大陆坡相对陡峭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优良港口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 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 有足够的岸线    D. 可以不考虑当地城市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___ 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    

A. 辐射    B.     C. 降温    D. 升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关于海南岛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新兴的工业省份

B. 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建设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C. 利用优美的热带岛屿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业

D. 走生态农业道路,建立基塘农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  )

A. 滨海平原    B. 大陆架    C. 近海    D. 海岸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B. 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

C. 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D. 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读“某海岛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修建渔港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   

(2)A、B两处海滨浴场,目前A浴场接待游客数量较多,其比较区位优势是________,但B浴场发展前景更好,原因是________。   

(3)简述当地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越自然条件。   

(4)影响该岛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8年7月11日,少先队员挥着国旗送别“雪龙”号。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科考基地码头启程前往北极,将展开为期75天的第三次北极科考。此次出征北极是我国北极科考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次。科考将主要针对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冰洋独特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北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展开研究。

材料2:北极地区投影图。

(1)填写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是________洲;D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________岛;E是________海峡;③是________岛;④是________海峡;⑤是________海。   

(2)①是______(国家),该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别是________;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它是世界上盐度最________的海,其成因是________。   

(3)⑦是________(洋流),它对欧洲西部地区的________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⑧是________(洋流),它与________(洋流)相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渔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图中字母的________处。因为________。   

(2)代表入海河流携带泥沙(营养物质)的是字母________,字母B的含义是________,字母C代表________。   

(3)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字母________处,锰结核分布在字母________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