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下题。

1980年到2025(预测),该国

A. 出生率不断降低    B. 青壮年劳动力比重提高

C.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D. 由人口迁入国变成人口迁出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人口金字塔的类型不仅能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与人口发展阶段,同时也能反映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下列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若按人口发展阶段的前后排列,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甲乙丁丙    D. 甲丁丙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中高纬度    B. 平原    C. 欧洲    D. 南半球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对我国目前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影响的不正确认识是(  )

A. 提升家庭抵御风险水平    B. 提高未来照顾老人能力

C. 促使儿童抚养成本下降    D. 调整失衡人口比例关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15年时间内(  )

A. 青少年人口男女的性别构成比以前更趋合理

B. 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将得到减轻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

D. 针对青少年消费的产业进入到困难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读人口性别比曲线图,曲线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就业困难    ②人口老龄化    ③婚姻困难    ④劳动力缺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A. 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 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A.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 劳动力增值能增加家庭财富

C.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 1    B. 2    C. 3    D. 4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关于四个地区人口问题或相应解决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增长过快

B. 乙地应鼓励生育

C. 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

D. 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较低,关于其原因的正确叙述是:

A.发达国家的宗教一般都反对人口增殖

B.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

C.崇尚多育多子、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D.婚姻关系不稳定,晚婚、不婚、不育现象多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15年10月以后,随着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中东难民大量迁往欧洲,欧洲成为中东难民迁入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欧洲经济发达 ②两地距离近 ③两地宗教信仰相同 ④两地生活习俗一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关于我国民工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流

B. 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引起民工流动的根本原因

C. 大量民工的涌入,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D. 使大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右下图是201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 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 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 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 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 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C.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D.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每年8月底到11月初,河南周口都有大量的务工人员前往新疆打工,采摘棉花。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据此完成问题。影响材料中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环境因素

C. 文化教育因素    D. 政治因素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图示意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    B. 甲表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C. 乙表示北美洲、欧洲、拉丁美洲    D. 乙表示北美洲、非洲、中东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美国老年人口退休后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战争    B. 资源    C. 经济    D. 气候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寒假期间,在我国某省某县城的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表:

日期

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

车流量

(辆/小时)

本省

其他

腊月二十 

90

8

5

2

0

3

500

腊月三十 

50

25

20

8

2

1

900

若车辆的构成变化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造成,该省可能是

A.安徽          B.辽宁          C.新疆          D.山西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上海市2000~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示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0~2010年上海市(  )

A.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小

B. 近郊区的外来人口增幅较远郊区小

C. 外来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

D. 远郊区的就业人数较中心城区多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级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图是木桶效应示意图。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影响我国下列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贵州的耕地资源     B.新疆的矿产资源

C.海南的气候资源     D.西藏的太阳能资源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回答问题.某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承载人口为40万,耕地的承载人口为67万,森林的承载人口为42万,矿产资源的承载人口为115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 40万    B. 42万    C. 67万    D. 115万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分析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估算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量(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 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的合理容量    D. 最小的环境承载力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 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 政治经济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发展    D.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

A. 沿铁路分布    B. 沿河设城    C. 沿公路分布    D. 临海布局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下列城市的区位位于大河入海口的是(  )

A. 北京    B. 武汉    C. 重庆    D. 上海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总人口性别比为118.34,即有100个女性人口,就有118.34个男性人口。人口性别结构已经从2000年的男少女多演变成2010年的男多女少。性别比十年上升20.6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

A.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B.生育观念的转变

C.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

年份

指标

甲国

乙国

2000

老年人口比重

6.9

16.2

老年抚养比

10.0

24.8

2010

老年人口比重

8.5

17.0

老年抚养比

18.6

25.6

2020

老年人口比重

11.9

20.8

老年抚养比

26.3

33.0

 

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 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 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 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 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日本、荷兰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自然灾害少

C. 对外开放程度高    D. 科技水平低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中国和印度既是两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两个人口大国.结合下列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中印人口数据比较(2004年)

 

中国

印度

世界

人口总数(亿)

13.0

10.9

64.0

出生率(‰)

12

25

21

死亡率(‰)

6

8

9

 

(1)2004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于世界平均值,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印度新增的人口数约为     万.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大致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

(3)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     .从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看,中国更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是          ;与中国相比,印度人口增长压力更大的原因是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国家

香港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人口年龄中位数

41.8

28.9

44.3

15.2

35.2

37.9

28.4

 

(1)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的是     ,该国处在城市化的     阶段,其城市化特点是     

(2)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 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3)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下图)

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