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巢湖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陡崖M最大落差(米)为(     

A. 198    B. 290    C. 380    D. 450

2.上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3.上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

A. 正东方向    B. 东北方向    C. 正西方向    D. 西南方向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A. 2月2日左右    B. 6月6日左右    C. 8月8日左右    D. 9月9日左右

2.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11°34′N    C. 11°34′S    D. 23°26′N

3.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A. 冬至日    B. 春分日    C. 夏至日    D. 秋分日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B.

C.     D.

2.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    )

A. 空气质量更差    B. 大气辐射增强

C. 气压更低    D. 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四、null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某地某月份7℃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地区百年来7℃等温线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海陆变迁    B. 火山喷发    C. 太阳活动增强    D. 大气成分变化

2.上图中海域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

A.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B. 沿岸有寒流经过

C. 海底地形为海岭    D. 海洋热容量大,降温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 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C. 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    D. 北美高压势力强盛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 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C. 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 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丹霞地貌: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发育。2010年8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岌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中国丹霞”拥有包括方山(顶部平齐、四壁陡峭)、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天然柱、塔、澳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组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是  (    )

A. 沉积岩    B. 侵入岩    C. 变质岩    D. 喷出岩

2.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

①沉积作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隆起抬升  ④流水侵蚀、溶蚀 ⑤岩浆活动  ⑥重力崩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整体性特征

C.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  (     )

A. 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 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

C.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 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

 

五、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2.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 引起海平面下降    B. 腐蚀建筑物

C. 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皮肤癌患者增多

 

六、null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的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5示意安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

1.M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

A. l月,东坡    B. l月,西坡

C. 7月,东坡    D. 7月,西坡

2.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

A. M山的东坡    B. M山的西坡

C. N山的东坡    D. N山的西坡

 

七、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上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

(3)好望角位于非洲南段,其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但是冬季和夏季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较大差异,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快,试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左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

(1)从甲气候区到乙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2)③地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左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为                     

(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八、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分析克鲁伦河蛇曲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3)2000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