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地理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12年10月20日,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11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结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雪龙”号考察船从启航地开始到结束在北半球的航程中,沿途所见到的陆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山脉走向

D. 山体坡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扎达土林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两列巨大山脉之间的扎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组成。读图,形成扎达土林物质的地质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河湖沉积

C. 冰川沉积

D. 岩石风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示意某地1~3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 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 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 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读“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与贝加尔湖结冰相关性不大的因素是(  )

A. 距冬季风的源地

B. 纬度位置

C. 地势高低

D. 海陆位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C. 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D. 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图a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3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b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

B.

C.

D.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

A. 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三、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的抗侵蚀能力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能力越强。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在经过多年外力侵蚀作用以后的形状。下列关于甲、乙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B. 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C. 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D. 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第一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地月系

B. 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C. 图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D. 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五、null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开放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叶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 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 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 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 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七、null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 1 800~1 900

B. 1 900~2 000

C. 2 000~2 100

D. 2 100~2 200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A耀斑爆发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C太阳风                     D高能带电离子的多少

 

九、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 ②⑥

B. ④⑤

C. ③⑦

D. ①④

 

十、单选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    B. 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C.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D. 一个恒星日为23时48分46秒

 

十一、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造成它们冷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___运动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__。

(3)P地全年受A控制,Q地全年受B控制。P、Q两地区比较,水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太阳能丰富的是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下图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1)近地面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如何?

(2)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关系如何?

(3)气流是否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河道右岸淤积较严重的是________。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___。

(6)此日后3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