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以下不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 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    B. 商品率高

C. 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 粮食商品率高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D. 全球变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   )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气候变冷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欧洲西部是全球橄榄油(由橄榄果榨取,一种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植物)重要的产地,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生产橄榄油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

A. 波罗的海沿岸    B. 北海沿岸

C. 地中海沿岸    D. 北冰洋沿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面小题:

1.基塘生产是(    )

① 商品谷物农业 ② 大牧场放牧业  ③ 混合农业

④ 生态农业  ⑤ 持续农业 ⑥ 无土栽培农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基塘生产特色形成充分利用下列哪个自然区位因素(    )

A. 水热丰富    B. 地形低洼    C. 土壤肥沃    D. 位于沿海地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左图阴影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甘肃、新疆农业主产区,右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

A. 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 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C. 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D. 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右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 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 过渡带植树种草——土地荒漠化

C. 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D. 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萨赫勒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边缘”,指沙漠之边。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约300~400千米,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萨赫勒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A. 渔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畜牧业

2.萨赫勒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森林破坏    D. 湿地退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

A. 非洲热带大草原    B. 亚马孙热带雨林

C. 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世界那么美!应该去看看”,要欣赏林海雪原景观,适宜选择去的国家是

A. 法国    B. 巴西    C. 澳大利亚    D. 芬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

A.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 沼泽地大量开发,湿地破坏

C. 土地大量酸化    D. 林地减少,森林质量下降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 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 植被稀少,河流短少    D. 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 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C. 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 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

A. 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 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 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B.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C.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耗能量不断增多

D.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多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 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 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 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

A. 水能、风能    B. 太阳能、地热能

C. 生物能、核能    D. 天然气、石油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北冰洋    B. 墨西哥湾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2.由图可推知该地河流(  )

A.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B. 夏秋季节径流量大

C. 结冰期较短    D. 含沙量小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读“某国局部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未来的开发方向

B.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

C. 流域的自然背景对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影响不大

D. 流域的自然背景对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影响很大

2.上图中阴影地区用地下水灌溉最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盐碱化

C. 地面沉降    D. 海水倒灌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B. 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C. 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D. 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16年1月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我国月球探测取得非凡成就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

A. 机械工业    B. 高新技术产    C. 冶金工业    D. 飞机制造工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是  (        )

A. 智能专家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用实线按走向画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并标注名称.

(2)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

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请简要分析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

(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山西“杏花村”(如图)从南北朝以来,就以产“汾酒”著名,这里有历代文人雅士盛赞佳酿的题诗碑刻……杏花村水源优质,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被人们称为“神泉”,晋中、吕梁地区盛产无污染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

材料2:杜牧(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汾河是        河的支流;汾河流经的地形区是             

 

(2)简述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有利的资源条件。

 

(3)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分析,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是否指的就是山西的“杏花村”?请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