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 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 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D. 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A. 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    B.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C. 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D. 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6·海南高考,1~3)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劳动力    C. 资源    D. 技术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 居民收入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气候

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产品销量    B. 接近消费市场

C. 提高设计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风力堆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3.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经营方式粗放    D.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国家中部丘陵海拔一般介于200300米之间,其成因主要是

A. 板块挤压抬升    B. 风力堆积    C. 流水搬运    D. 冰碛作用

2.图中国家

A. 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 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C. 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D. 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3.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 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B. 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C. 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 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略图,图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甲地为高原半干旱草原带,丁地为热带季雨林带,乙地和丙地海拔分别是5250米和2000米。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和丙地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A. 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高山荒漠带  热带雨林带

C. 高山灌丛带  落叶阔叶林带

D. 高山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下列关于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

B. 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冲刷力强

C.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 流域内有沙漠分布,沙源充足

3.图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甲地和丁地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 玉米   小麦    B. 水稻   玉米

C. 青稞   水稻    D. 小麦   青稞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本低    B. 能源供应充    C. 种植历史悠久    D. 生产技术先进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 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 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2.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 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 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 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 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该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终年炎热    B. 冬暖夏凉    C. 终年寒冷    D. 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 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 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

3.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 距海远近    D. 地形差异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下图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地广人稀气候宜人交通便捷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气温较适宜位于平原地带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豆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全球各地。目前,中国、美国、巴西是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其中美国和巴西以转基因大豆生产为主。

材料二:中国、美国、巴西三国大豆主产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某年美国、巴西大豆生产相关数据。

 

中国

美国

巴西

种植面积(万公顷)

950

2883

2290

单产(千克/公顷)

1779

2872

2192

总产量(万吨)

1690

8280

5020

 

(1)中国和美国大豆主产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宜大豆的生长。据图判断中国和美国大豆主产区的气候类型。

(2)1983年后,巴西大豆产量直逼美国。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不足250mm的地区占35%,250~500mm的地区占33%。澳大利亚大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70mm,仅高于南极洲。下图9是澳大利亚年降水量(m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描述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干旱地区比重大的原因。 

(3)你是否赞成该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发电,并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读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除地形因素外,指出影响图中陆路交通运输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2)指出图中A、B海域面积变化趋势。

(3)简述该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它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文化线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中、哈、吉三国于2013年1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申遗文本。

材料二 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分析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1月5日,温州西向生态填埋场进入试投用阶段,该项目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核心工程。今后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后的固化飞灰和需要应急处置的各类生活垃圾将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消纳。困扰温州多年的市区“垃圾围城”,终于有了破局之策。

简述温州出现“垃圾围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及西向生态填埋场投用对市区的有利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