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专题13 地球运动和四季变化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7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最为主推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下面是我国马铃薯面积分布图和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地区马铃薯种植经验丰富

B.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

C.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

D.西南地区饮食偏好马铃薯

2.上图中四地马铃薯的生长季节与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最接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河南省2017届高中毕业年级考前预测试题)读黄土高原某区域近50年降雪日数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降雪日数空间分布规律为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 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低--高--低”的分布格局

D.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低--高--低”的分布格局

2.影响图中降雪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3.黄土高原出现大面积降雪时

A. 亚洲高压强盛    B. 副热带高压强盛

C. 东南季风强盛    D. 西南季风强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考(2.19))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

A. 甲地夜长约8小时    B. 乙地昼长约8小时

C. 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    D. 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

2.中a和图中b的值分别为

A. 16°48′,55°26′    B. 18°20′,55°26′

C. 18°20′,56°34′    D. 16°48′,56°34′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C. 海陆位置    D. 天气状况

2.日期为图中M时,镇江地区昼夜长短状况为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D. 昼长为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