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冷水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 差异性    B. 整体性与差异性    C. 整体性    D. 阶段性

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 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 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B. 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 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D. 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2.该省的主导工业是(    )

A. 机械制造    B. 有色冶金    C. 能源工业    D. 轻纺工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 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39%,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在(     )

A. b    B. d    C. c    D. a

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这是因为(       )

A. 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和使用量减少

B. 使东部电价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C. 使东部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D. 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 ①为资金    B. ②为技术    C. ③为政策    D. 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欠发达地区不应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免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 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发达地区的就业问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 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 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 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2.由古到今,该地区绿洲的空间演变趋势是(     )

A. 向河流的下游集中    B. 由山区向平原集中

C. 范围不断扩大    D. 日益向沙漠边缘退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 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 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 “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3.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

①纳木错 ②麦田 ③海洋 ④滩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竣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下图“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 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 需修筑的隧道长,难度大,造价高

D. 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彻底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

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

C.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

D.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    B. 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 产业迁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    D. 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读右图可知,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4.任意列举西北荒漠化的三种人为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营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护林。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读下面三幅图完成相关问题。

1.据图甲分析,在气源地方面,西气东输二线与一线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气源来 

                            

2.根据图乙、图丙分析广东省当前能源供需特点:

                                             

                                            

3.为解决广东省能源紧张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下图)。

1.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                  

2.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