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4年3月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约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通电话,就马航失联客机搜救工作进一步沟通协调。李克强表示,目前搜救马航失联客机是首要任务。中方有十余艘专业搜救舰船正在相关海域开展工作,我们调动了多架飞机和21颗卫星参与搜寻……读“东南亚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有关东南亚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描述不合理的是(   )

①农场规模化经营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单产高          ④商品率低      ⑤机械化水平低

A.①B.②

C.③D.④⑤

2.据马军方雷达新信息:“失联客机改向”。中方专业搜救舰船从泰国湾赶到马六甲后,战士们发现该海区风平浪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D.反气旋控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各题。

1.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落基山区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C.亚洲喜马拉雅山区D.南美安第斯山区

2.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坡度大小B.气温变化

C.土壤类型D.水分变化

3.在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期最短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各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二、双选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甲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乙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双选)(   )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   )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图中的恒河平原地区图和图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材料二  恒河平原地区发展水稻—小麦轮作制度。水稻收获后,播种冬小麦不但时间紧,而且机械、柴油、人工投入较多,加上由于田地泥泞、秸秆多、稻茬高,整地和播种作业很困难。当地农民一般在田间焚烧秸秆。

材料三  免耕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是指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恒河平原地区发展水稻—小麦轮作制度的原因。

(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地理原因。

(3)说明恒河平原发展免耕这种耕作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与地理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读我国某省(区)的地理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说明该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的原因。

(2)该地年均温的分布深受地形影响,据此推测该省的地势特征。

(3)解释该地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4)该地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意义。

(5)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有利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