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 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①地—华北平原 B. ②地—云贵高原 C. ③地—塔里木盆地 D. ④地—海南省 2.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 热量不足;春小麦 B. 水源短缺;棉花 C. 光照不足;水稻 D. 降水少;甜菜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参考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 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D.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2.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B. 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C.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 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
3.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 库布齐沙漠 B. 土默川沙漠 C. 呼和浩特市 D. 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湿地破坏 B. 土壤盐渍化 C. 水土流失 D. 森林锐减 3.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 B. 海拔 C. 水 D. 热量 4.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条件稳定 B. 年降水量增多 C. 灌溉条件改善 D. 黄河水量减少
|
4. 难度:中等 | |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波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波联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3.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B. 大规模植树造林 C. 合理放牧,保护和恢复植被 D.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
6. 难度:中等 | |
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 )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稳定了灌溉水源 ③避免了洪涝灾害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 为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田纳西河流域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 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 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
7. 难度:中等 |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B. 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 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D.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8.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2.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发展该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
9. 难度:中等 | |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四分之一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 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能强,含水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A. 土壤含水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B. 山间多洼地,排水不畅 C. 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 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
10. 难度:中等 |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城市化速度缓慢 B. 重工业比重太高 C. 能源、水源严重缺乏 D. 产业升级困难
|
11. 难度:中等 | |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离,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1.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地理位置 B. 交通条件 C. 著名侨乡 D. 国家政策 2.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 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 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D.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
12. 难度:中等 | |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不同时期建设的甲、乙两个钢铁基地,两个钢铁基地都符合当时工业布局的原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钢铁基地靠近铁矿区 B. 乙钢铁基地附近原料和燃料丰富 C.甲钢铁基地建设的时间比乙钢铁基地早 D. 甲钢铁基地不能形成工业城市
|
13. 难度:简单 | |
喀什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4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四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资金、技术 B. 原料、劳动力 C. 动力、土地 D. 市场、设备 2.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 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 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D. 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国→乙国→丙国 B. 乙国→丙国→甲国 C. 丙国→甲国→乙国 D. 丙国→乙国→甲国 2.该产业转移对三国的影响是( ) A. 第三阶段乙国就业机会增多 B. 促进了甲国城市化的发展 C. 丙国污染加重 D. 三个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都在不断增加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 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 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 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
15. 难度:中等 | |
2014年5月18日,广东省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作讲话,强调要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推动珠三角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据此完成下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①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②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 ⑤劳动力明显减少 ⑥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
16. 难度:中等 | |
下面甲图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材料三 2013年,庐山景区接待游客达10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2.9%。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 A.庐山 B.三清山 C.云居山 D.井冈山 (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就井冈山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
18.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其中的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 (2)分析该输水干线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结合该线工程分析南水北调调入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