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选修)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方式

C. 发展方向         D. 发展过程

3.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的加速发展阶段(   )

A. 土地资源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主要力量

B.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C. 与区域外部的联系基本断绝

D.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成功实施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农业发展条件(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自然区域,其划分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生产规模小

③产业化基础好    ④劳动力数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   )

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

2.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对鄱阳湖出现近极枯水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水被长江

B.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减少

C.湖区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D.上游水植树造林,湖区泥沙沉积减少

3.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流域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2.对该地区的判断,准确的是(    )

A. 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 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最多

D. 河流流量增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 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 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D. 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 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 旅游业的兴起                     D. 逆城市化明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高技术工                                D.农产品加工工业

2. 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图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对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B. 居住用地变化不大

C. 林地面积显著下降              D. 工业用地增加最多

2.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 水污染加重

D. 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二、双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图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I阶段(    )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D、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2.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

A、劳动力需求增多                                   B、对原料的依赖加剧

C、更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D、对科技人才需求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生产结构。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减轻对外交通压力              B.增加采煤企业数量

C.促使煤炭产业外移              D.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2.关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资源                          B. 乙表示环境

C. 丙表示人口                          D. 丁表示经济系统

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 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 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表为“二十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统计”,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大1000多亿元。1998年洪灾时的降水量比1954年小,但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并针对此原因提出防治洪灾的措施。

人为原因: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除防洪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专家对植被的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四类:① 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 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 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 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材料二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满分5 manfen5.com

(1) 图中有一座新城,判断新城最可能位于图中A、B中的________,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选址在该处的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3) A、B两处附近地区为该地主要的农牧业区,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调研发现,该地农牧业区范围近年来大幅缩减。如果你是该地理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你该对当地农牧民的农牧业生产给予哪些科学指导,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材料二    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_作为输水渠道进行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单位调水量能耗较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各采取的措施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3年某大学几个家乡位于黄河流域的同学,利用假期对黄河进行了综合调查,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资料,分析调查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含沙量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河口镇和旧孟津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从青海省的东部起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地形地质条件好,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黄河流出青铜峡后,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流平稳。

(1)黄河中游自________站至________站含沙量陡增,这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中游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说明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如果要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箭头A、B表示出现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

(2)图中箭头C、D表示出的含义是: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

(3)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_______________,当前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 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自然资源  ②燃煤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排放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通过绿化改造局部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