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
2. 难度:简单 | |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B.遵义昼长夜短,且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
3. 难度:中等 | |
1月13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4. 难度:中等 | |
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
|
5. 难度:简单 | |
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 B.过境后天气转晴 C.过境后气压升高 D.过境后温度上升
|
6. 难度:简单 |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太阳辐射
|
7. 难度:中等 | |
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岩层向下凹陷 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 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
8. 难度:简单 |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地貌属于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
10. 难度:简单 | |
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植物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 A. 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B. 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C. 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 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
12. 难度:简单 | |
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或过程的名称: A D ;E F 。 (2)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 (字母)实现的,其最强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
13. 难度:中等 |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 ,B ,C ,F , G 。 (3)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环节 (字母名称)。对全球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 。 (4)图示各环节中,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字母名称)。
|
14. 难度:中等 |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