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A.100米、300米 B.200米、400米 C.100米、400米 D.200米、300米 2.图中③、④、⑤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A.0条 B.1条 C.2条 D.3条
|
3.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甲)和我国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山脉 D.巫山山脉 2.图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
|
4. 难度:中等 | |
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B.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
5.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①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A.400mm某年等降水量线 B.3000m的等高线 C.一月0℃等温线 D.400mm等年降水量线 2.①地区与②地区的最不明显的地理差异是 A.旱地与水田差异 B.热量差异 C.森林与草地差异 D.降水差异
|
6. 难度:中等 | |
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
|
8. 难度:中等 | |
读下面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 ) A.洞庭湖、太湖 B.鄱阳湖、太湖 C.滇池、青海湖 D.洞庭湖、巢湖 2.20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9. 难度:中等 | |
若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A.梅雨连绵 B.春雨霏霏 C.冰雪融化 D.气旋活动频繁 2.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水库下游河段(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
|
10.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D.环境恶化
|
11.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
12. 难度:中等 | |
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拔差异 B.海陆差异 C.纬度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 2.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甲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 B.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 C.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
13. 难度:简单 | |
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此河段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 2.滩田M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甜菜
|
14. 难度:中等 |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该河流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 C.沿岸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该河流位于山东丘陵 2.图中等高线a和该河流的流向可能分别是( ) A.100、向南流 B.100、向西流 C.500、向北流 D.500、向东流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甜菜 C.棉花 D.小米
|
16.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问题。 (1)D点海拔高度是 米,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其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 过 米。 (2)甲地的地形为 ,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甲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_____地貌,这种地貌 在我国 高原分布最为突出。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大坝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大坝应建在 处比较合理,理由 是什么。
|
17.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A、B、C三部分,说出A地形区的显著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B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3)C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它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 材料二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建成之初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状沙障,创造了安全畅通50年的奇迹。 (1)根据图信息影响200mm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出该地区有利于敦煌壁画保存的最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古丝绸之路从祁连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原因。 (3)据图简述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4)说出草方格状沙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