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假设有甲、乙二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二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 B.乙岛位于太平洋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2.关于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15°N 、105°W B.B点位于48°S、150°W C.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D.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
2. 难度:中等 | |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条件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从A点向东至B点 B、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C、从A点向西至B点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3.图上A和C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A、111km B、4440km C、2220km D、无法判断
|
3.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发生滑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
6. 难度:简单 | |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旱灾 C.洪涝 D.寒潮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该要考虑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
8. 难度:中等 | |
《人民网》报道:3月14日,我国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沙尘天气,本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环境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2.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
9. 难度:中等 | |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龙卷风② 海啸 ③ 飓风 ④ 暴风雪 B.① 海啸 ② 暴风雪 ③ 龙卷风 ④ 飓风 C.① 海啸 ② 飓风 ③ 龙卷风 ④ 暴风雪 D.① 飓风 ② 龙卷风 ③ 暴风雪 ④ 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
10. 难度:中等 |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
11. 难度:中等 | |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其重要作用在于( ) ①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③抵挡波浪,防御海啸 ④调节水温,降低盐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红树林生命力极强,涨潮时即使遭受没顶之灾,也数日不死,下列关于红树林的叙正确的是 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海洋能 ②红树林生长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③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土壤 ④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海洋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表明该地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3.有关图示滑坡频率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1—7月逐月增加 B.各月每天都有滑坡发生 C.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负相关 D.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
|
1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此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M处和N处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M处:荒漠化,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B、N处: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C、M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D:N处:荒漠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2.为监测并分析该地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甲图是中亚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风沙 C.降水 D.气温 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增加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
16.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回答下列问题。
1.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 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 2.该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造成养分降低 C.过度用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渍化
|
17. 难度:中等 | |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火山喷发后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2.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地热资源 B.石油资源 C.淡水资源 D.人力资源
|
18. 难度:中等 | |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据有关报道和研究表明,赤潮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材料二:
1.下列有关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 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秦岭山脉的阻挡,风力较弱 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 D、工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多 2.图丙为图乙中Ⅰ、Ⅱ、Ⅲ三地1985-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下列有关Ⅱ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地多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Ⅱ地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②Ⅰ、Ⅲ两地水深,Ⅱ地水浅层 ③Ⅱ地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有机物排放多 ④Ⅱ地海水盐度高于Ⅰ、Ⅲ两地海水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
20. 难度:中等 | |
冻雨是冬季的一种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地表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某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题。
导致图示区域冻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 B.气旋控制 C.暖锋影响 D.地形阻挡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试分析其春旱格外严重的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都是集中性暴雨所致,1998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降水量较1954年偏少,但洪水水位和流量却普遍高于1954年,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5)长江中下游平原降了频繁的水灾外,还经常遭遇台风的袭击。请指出沿海地区减轻台风的措施。
|
22.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4)对比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原因? (5)当上图中A处附近的河谷发生泥石流时,如何逃生?并在图中画出逃生方向。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的范围广。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 (2)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3)简述美国中西部冬小麦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