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图A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B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1.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持 A.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B. 市场 C. 土壤 D. 机械化 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地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气温 B. 土壤 C. 降水 D. 光照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土壤 D. 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宜种植的是 A. 农作物A B. 农作物B C. 农作物C D. 农作物B和C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图,图中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地形 C. 技术 D. 劳动力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 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快于GDP年均增速 B. 能源消费与GDP年均增速成正比 C. 单位GDP能源消费量1990最低 D. 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 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小 C. GDP增长是会影响能源消费增长 D. 我国能源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
5. 难度:简单 |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四月 B. 都不严重 C. 七月 D. 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除草破坏了土壤结构 B. 除草清除了枯枝落叶 C. 土壤中有机质被茶树强烈吸收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植物生长速度约为30℃时的 A. 17% B. 38% C. 50% D. 80% 2.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40℃,此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大约在 A. 山麓地区(海平面) B. 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 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 D. 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
|
7. 难度:中等 | |
马铃薯为喜光植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
1.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A. 保温 B. 保水 C. 增加土壤肥力 D. 提高劳动效率 2.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A. 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B. 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 C. 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 D. 形成立体农业模式,有利多种经营
|
8. 难度:中等 |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9. 难度:中等 | |
读非洲某地区自然景观图、景观分布图及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①中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中的何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②中面临荒漠化威胁最大的地区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3.图③反映的是图①中何地的气候状况 A. Ⅰ B. Ⅱ C. Ⅲ D. 都不是
|
10.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该地区十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 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 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人口增长过快 2.上题所述原因容易造成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风沙危害加重 B. 水土流失加重 C. 大陆性气候减弱 D. 光照条件变差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乙地区植被改善
|
12. 难度:中等 | |
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相比,称之为水面的纵比降。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的纵比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①②③④河段中最适合发张航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13. 难度:中等 | |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完成下列问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不便 B. 人力成本上升 C. 土质退化 D. 种植面积扩大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 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 降水量少 B. 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
15.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蒙古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2. ①地的7月均温和②地的自然带依次为 A. 18℃;温带落叶阔叶林 B. 16℃;高山草甸带 C. 14℃;亚寒带针叶林带 D. 10℃;温带荒漠带
|
16.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等高线单位:米),完成问题。 (1)据图说出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最有利与最不利条件。 (2)分析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
17. 难度:中等 | |
罗纳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纳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纳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流经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纳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纳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消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罗纳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比较两国发展时鲜业的优势。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