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1978~ 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劳动力日趋紧缺

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城市化带的最大问题就是外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下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2

2012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1%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km2)

25 973

45 565

5.78%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2002~2012年间(   )

A.2002年以我国城市进程慢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世界某城示意图(下图中数字表经纬度)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

A.东南郊       B.东北郊

C.西南郊       D.西北郊

2.图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

A.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B.城区人口数量剧减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D.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右图所示,等高距为200米)进行地理观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60米    B.380米

C.680米    D.1080米

2.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北流向南  B.东北流向西南

C.南流向北  D.西南流向东北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读“北半球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三地(    )

A.A地为陆地,B、C为海洋

B.A地为海洋,B、C为陆地

C.B、C两地的气压比A地低

D.B、C两地的空气流向A地

2.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图中X、Y分别表示北、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

B.M风带的位置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C.N风带常年控制下的地区水循环活跃

D.N风带的实际风向是东南风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天气

多云

中雨

小雨

小雨

多云

中雨

多云

晴到多云

阴有小雨

气温()

12-18

13-15

8-l7

5-ll

8l3

6-15

3-ll

7-l3

1-13

9-14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C.黄河三角     D.珠江三角洲

2.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3.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                     B.大气的保温效应

C.日照时间的长短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2.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    ③c处山地成因为背斜成山    ④若d地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满分5 manfen5.com

 

1.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D.⑤处不可能形成渔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地球可能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B.该日,漳州日出方向为东南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南非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2.甲地日落时刻为(  )(    )

A.19时    B.17时

C.18时    D.20时

3.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满分5 manfen5.com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5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6)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6 000,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补给类型。(4)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该下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5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7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