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甘肃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①大漠盐湖 ②农田 ③工厂 ④极地苔原 ⑤岩石 ⑥畜群牧场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

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

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来越少

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大气温室(保温)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2.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与其他废物分开,便于回收利用,剩余无利用价值的垃圾,采用填埋、焚烧、堆肥法进行处理。据此完成问题。

1.关于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选择,错误的是

A.垃圾填埋场应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B.垃圾填埋场应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垃圾填埋场要尽量少占耕地良田

D.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2.下列有关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焚烧法处理垃圾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B.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可以利用燃烧的热量进行发电

C.垃圾焚烧处理后的废渣无需特别处理

D.垃圾焚烧过程中应注意大气环境保护,避免大气污染

3.欧某国家要将城市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城市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问题。

1.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2.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相对于填埋、焚烧而言,其优点是

A.投资小

B.垃圾减量最彻底

C.环境效益高

D.技术要求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水平低。下面三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这三种资源人均水平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自左至右排序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耕地、矿产、水资源

B.矿产、水资源、耕地

C.水资源、矿产、耕地

D.水资源、耕地、矿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比较,据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2001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6个城市中,径流量比较稳定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反映某地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各大洲中,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很大 

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问题: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A.极易破坏 

B.利用潜力大 

C.数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

2.“生态脚印”说明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3. 阿联酋长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耗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 全球变暖

c. 酸雨

d. 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2010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6ec8aac122bd4f6e

(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4)有关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地区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