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0年3月27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数千个城市展开。结合下图,回答1~3题。

6ec8aac122bd4f6e

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先后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C.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D.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2.活动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白昼最长,利于开展活动

B.惠灵顿与伦敦的白昼时间相等

C.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四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

D.当地日出时间最早的是莫斯科

3.活动当天,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位于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经纬线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4—5题。

6ec8aac122bd4f6e

1.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A.6时  B.9时  C.21时  D.15时

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

A.7日21时40分

B.7日22时

C.8日3时20分

D.8日8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回答6—7题。

6ec8aac122bd4f6e

1.若abcde为不同的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2.若abcde为不同的气压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B.乙地盛行上升气流

C.丙处多云雨

D.丁处气压高于丙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第8—9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 ℃,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B.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C.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图哪一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地区气压变化

6ec8aac122bd4f6e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图中的

6ec8aac122bd4f6e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的年平均状况,回答12~14题。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C.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2.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3.形成这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B.受地形影响

C.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15~16题。

6ec8aac122bd4f6e

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B.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C.①②均向北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本格拉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巴西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自然带中,地表径流季节变化最明显的一组是

A.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18~19题。

6ec8aac122bd4f6e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B.“千人石”中可能会有化石

C.“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D.“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20~21题。

6ec8aac122bd4f6e

1.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B.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C.A、B都是高气压

D.A、B都是低气压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22~23题。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西北流向东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水位B处低于A处

2.关于甲、乙两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第24~25题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处为背斜,③处为向斜

B.谷地④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侵蚀

C.①处抗外力侵蚀将形成山地

D.华山成因与①山脉成因相似

2.若a、b、d各地层为隔水层,c地层为含水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比①处更有利于建造地下隧道

B.④处可能形成土壤肥沃的侵蚀平原

C.图中①处地下将开发出丰富的石油

D.在③处打井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地中,此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能观察到极昼现象的有________,中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________。

(2)A、B、C、D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________。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3)A地经纬度是_________;B地所在国是_______;D地冬半年看北极星的仰角是______。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6ec8aac122bd4f6e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索马里以东海域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3)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5)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南或北)D表示________坡(南或北)。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虚线M、N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线,形成的是________锋,该锋面过境时,当地将出现________等天气。

(3)图中A、B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