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2.以下区域划分是按地理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是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   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C.纬度高、一年一熟       D.湿地多、单产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水是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量的多少及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读下面两景观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小河之上;听一曲吴歌小调,与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聊聊家常,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悄悄流淌……结合材料和左图,该景观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

2.右图为“我国某地的景观图”。该图所在省级行政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集,支流少

 B.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D.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利用GIS技术,将海口市交通和海口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进行数据处理。可以:

A.分析各商业网点选址是否合理  B.分析各功能区建筑设计是否合理

C.计算海口市水域面积大小      D.可以估算海口市农业生产总值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①劳动密集型   ②资金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技术密集型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题。 “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综合开发

B.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航运价值不大

C.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

D.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激化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A.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C.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                            D.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问题。

1.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原因是

①国家政策倾斜 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③土地租金低廉 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

①质检设备落后           ②大量喷洒农药

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问题 。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温暖的气候    D.煤炭资源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铁路交通   D.劳动力

3.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线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A.倡导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居民收入                   D.发展淡水养殖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浙江稀土的自述:1亿年前,我熔化在岩浆中向地表运动,因动力不足在地下某处长住下来,直到20l1年4月初,人们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我。据此回答问题。

1.浙江西北部蕴藏稀土矿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2.若大规模开采此矿,容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火山喷发     C.全球变暖        D.土壤盐碱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开始的,“三来一补”指的是

A.资金、技术人员、劳动力和补偿贸易

B.来料加工、来图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优惠政策、服务设施、劳动力和补偿贸易

D.生产设备、技术指导、优惠政策和补偿贸易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假设每生产1吨钢要消耗l.5吨煤炭和2吨铁矿石,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的运费相同,乙地为钢铁消费市场,图7中数值表示两地距离(单位:千米)。读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只考虑运输费用,钢铁厂最适合建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上题布局的钢铁厂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能源指向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交通图”和“农产品分布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农业优势区位为:地势低平,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

B.该地区今后要退耕还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C.该地区今后农业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该修建水利设施,调节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

2.因地制宜解决图示区域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A.建设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发展沼气及核电           D.砍伐小树林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的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的强度)。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2.如果该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3.限制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势较高,热量不足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地处内陆,水源不足      D.地处沿海,旱涝频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太湖平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图13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荷兰是“鲜花王国”。鲜花种植业按投入状况分属于              农业;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酒店,主要得益于                   条件的改善。

(2) A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名称),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                  等。

(3)B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

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这种生产的好处主要有

                        ;②_______                          。 

(2)C是         带。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7分)

和鲁尔区一样,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产量仍占全国重要地位。1990年以来东北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机械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化学工业

(2)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业在全国有显著优势,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2分)

(3)结合德国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3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开通运营,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长途交通运输方式引入西藏,为西藏提供全天候、大运量的通道,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对外交通联系的条件,西藏又一次成为“眼球”的焦点。请根据“青藏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玲玲的父母七月从上海到西藏拉萨旅游,请你给他们一些温馨的提示?

(2)玲玲的父母在图一中A城品尝了独特、美味的由高原特有农作物        酿制的美酒,藏民告诉他们,西藏虽然气温低,但这里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为玲玲的父母解答困惑?

(3)在图示铁路建设过程中,一些平坦的高原面上修建如图二所示的模拟自然山坡工程,你认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共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2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的原因。(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