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1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3题。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中国”——伏旱

3.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图2回答4~5题。                                           

6ec8aac122bd4f6e

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滴、滴、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8点整”。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报时声,你可知道,标准的“北京时间”发自我国某省的一个普通县——蒲城(109°33′E,34°57′N)。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就在这里,它是中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读“蒲城的位置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6ec8aac122bd4f6e

1.当蒲城发出的时间为2012年2月21日20时时,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旧金山(122.5°W)的区时为2时   

B.圣保罗(约47°W)的昼长小于12小时

  C.中国最西端的地方时约为21日15时 

D.全球都属于2月21日

2.关于蒲城所处省份,正确的是                                                   

A.陇            B.秦            C.晋               D.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图4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8~10题。

6ec8aac122bd4f6e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  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  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  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  一年一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图5,回答11~13题。

6ec8aac122bd4f6e

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燃料       C.交通      D.市场

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北侧山脉是贺兰山

B.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减少

C.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D.A城市为呼和浩特市

3.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  水土流失加剧 

②  地面塌陷  

③  地震频发 

④  风沙危害加剧 

⑤  土壤盐碱化加剧

⑥ 暴雨增多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6,回答14~15题。

6ec8aac122bd4f6e

1.该农产品最可能是 

A.冬小麦              B.水稻    

C.棉花                D.橡胶

2.该农作物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

①埃及 

②泰国 

③澳大利亚 

④乌兹别克斯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7为“中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6ec8aac122bd4f6e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 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图8),回答18~20题。

6ec8aac122bd4f6e

1.甲区域大面积种植橡胶的最有利区位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劳动力素质高      

C.科技发达             D.机械化程度高

2.不宜在乙区域发展的工业项目是           

A.纺织工业           B.机械制造          

C.化学工业           D.农产品加工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冰期较短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多呈放射状           D.流量年际变化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9,回答21~23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A.南京、武汉            B.枝城、武汉

C.武汉、九江            D.九江、南京

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源

C.水源、地形             D.地形、土壤

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图10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据图判断24~25题。

6ec8aac122bd4f6e

1.①至④地分别位于

A.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江南丘陵、  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珠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江南丘陵、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①地   

B.②地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

C.四地中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是③地  

D.④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11为中国某一著名地理事物的局部等高线图,读图回答26~27题: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A.河流           B.梯田           C.沙丘       D.山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图12,回答28~30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长江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A.X            B.X2             C.Y1          D.Y2

2.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A.7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大于黄河

C.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D.2月长江小于黄河

3.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图13);某区域图(图14);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图15)。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1)简述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3分)

(2)福建省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1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是                         。(2分)

(3)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区域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6ec8aac122bd4f6e

(1)历史上项羽以“破釜沉舟”之势,获“百

二秦关”,控“八百里秦川”。 “八百里

秦川”所在位置是图中的_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3)该区域优势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_。

如何将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请你为决策部门出谋献策。(6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6分)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试运营后一年后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运营,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①地区是青藏铁路的最高点,也是世界铁路的最高点。①地区位于     (1分)

A.念青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唐古拉山        D.昆仑山

(2)a为            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4分)

(3)青藏高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和雅鲁藏布江谷地。(1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图18)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            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2010年春节后,中西地区的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人数有所减少。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招工困难,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工荒”。

材料三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发了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全国粮食连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材料四 成都、西安气候统计资料

6ec8aac122bd4f6e

(1)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面对“民工荒”现象,你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那些有利条件。(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