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平原地区,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四种农产品,地价相同,其产品

全部提供同一市场出售。根据这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完成问题。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20

6

3

2

生产成本(元/千克)

10

3

2

1

运费率(元/千米·千克)

0.8

0.3

0.05

0.06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15

12

8

10

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松嫩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影响该地区上述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科技水平         C.市场需求        D.国家政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其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2.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

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2.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家具制造       B.炼铝厂      C.精密仪表       D.制糖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004年11月18日,我国最大的火电厂——北仑电厂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动工。

这是浙江省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解决酸雨危害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问题。

1.长期以来浙江全省酸雨危害严重,其成因与下列情况相关最密切的是  

A.浙江省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B.多山地地形,森林覆盖率低

C.火电厂多为燃煤发电机组             

D.位于西北季风的下风向

2.下列措施中对浙江防治酸雨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输        

D.建跨海大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我国各地的“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现象反映的是

    A.经济开发区的特征            B.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       

    C.高新产业区的特征              D.工业联系的特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2.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中宁波到福州的沿海铁路已于2009年9月27日建成通车。影响该铁路线分布

的主要因素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气候   B.城市分布     C.河流        D.资源状况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

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

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该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6年三次产业构成及GDP值,①、②、③最有

可能的省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龙江

C.浙江、四川、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

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2.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

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河流的洪涝治理  

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2.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A.大力发展旅游业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                   D.大力发展养殖业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

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植树造林,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①⑤                 B.③⑥               C.②④          D.④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

有利条件有

①热量充足  

②光照强烈   

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④水源充足  

⑤耕种历史悠久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

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生产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B.农业生产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C.该地区已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人们可以改造某些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2.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好

C.我国蔬菜的质量好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该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陆地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

图(图B),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生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河畔有一座农场,一进农场,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

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和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

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据此回答

以下问题。

1.上述农场发展的模式是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立体农业          D.传统自然农业

2.解决该农场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

A.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      

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杆做燃料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3.对照上述农业发展模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方丘陵地区出现的“以

粮为纲,全面砍光;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原因在于

A.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当地的地带性土壤——红壤比较贫瘠

C.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不稳                

D.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图1方框中Ⅰ、Ⅱ、

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 

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

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自然

条件有哪些?(5分)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      处,理由

__                                                                    。(3分)

(3)如果以该区域的农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                   等工业。(2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4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2分)

(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2分)

    ①                                    ②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

济原因是(1分)

  A.风沙危害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资源短缺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4)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