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广东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陆地环境整体性               B. 陆地环境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C.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D.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完全相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3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D.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字母A-B-C表示的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什么规律?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2.字母B-D-E自然带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海拔差异  D.地形差异

3.位于图中ABCD四地海拔相同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复杂的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歌描述的现象是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数字代号与自然带植被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①常绿阔叶林  ②落叶阔叶林    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B.①热带季雨林  ②常绿阔叶林   ③高寒荒漠    ④季节性积雪

C.①常绿阔叶林  ②针叶林   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D.①热带季雨林  ②常绿阔叶林      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2.自然带的这一垂直分布与下列哪一种水平分布较为相似 

A.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东岸

C.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内部     D.北纬30°的大陆东岸到西岸

3.图中所示为珠峰南坡的自然带分布,而北坡的自然带分布明显少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        B.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低   

C.北坡纬度较低海拔较高        D.南北坡纬度相同而北坡海拔较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其分异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下图气候资料推断,该地的自然带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关于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与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C.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成为“干旱核心”

D.陆地环境各要素孤立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自然界中很多物种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接踵而来,直接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已经深入人们的大脑,进入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各题。

1.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生产功能       B.净化功能         C.平衡功能         D.循环功能

2.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中下游的渔业、土壤、入海口地下水等自然要素出现异常,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

A.有地域差异     B.数量有限       C.利用潜力无限         D.整体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佛山市在预测未来人口数量时主要考虑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的出生率  ③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的迁移率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各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9613

0.638

0.603

6163.2

1625

0.595

-0.054

5408.8

3837

0.721

1.075

1180.0

267

0.607

1.276

159.7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2.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矛盾

D.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发生变化

C. 人口合理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严重不足,而且人口密度很高,从人口合理容量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人口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

B.这些国家现存的人口数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C. 地域的开放可以使得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D.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中国目前人口的认识,正确的是 

A.目前中国的人口接近于人口合理容量

B.鉴于中国目前人口过多的状况,所以我国应该永远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C.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带来老龄化问题,所以以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注意调整人口的年龄结构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影响我国自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  B.(2)→(3)  

C.(3)→(4)  D.(4)→(5)

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A.(1)    B.(2)     C.(4)    D.(5)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每空1分共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国较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数字序号),这迁移是以人口迁移       为标准划分的。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3)若A、B代表城市,C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数字序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