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条件严酷

C. 难以通行    D. 技术条件落后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南亚、非洲、南美洲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以下不属于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读图完成: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图5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

A.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B.向沿线城市输送部分电能

C.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D.解决新疆地区能源短缺,促进西部开发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读下表,回答:

地区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5408.8

1.6

47.4

51.0

40627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4340.9

19.5

40.0

40.5

6565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表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4.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3)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 (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问题探究题(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步骤:①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②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③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三江平原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形成低洼平坦的平原。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冬季严寒漫长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世界上把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历史上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布?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3)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