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苏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图1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日与北京的白昼相比,甲乙两地的昼长                                 

A.都长于北京                           B.都短于北京

C.甲地短于北京,乙地长于北京           D.甲地长于北京,乙地短于北京

2.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C.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D.流水侵蚀是塑造乙地地表的主要外力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图2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3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3.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4回答6~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离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2.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  

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8~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2.图中H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10~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

2.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图7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12~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80 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2.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3.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图中的阴影区域示意我国四个地区,读图回答15~16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四个阴影区域所在省区,正确的是

 A.桂、黑、甘、川  B.粤、辽、青、滇    C.粤、黑、新、川    D.粤、吉、青、藏

2.有关四地农业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A.外向型农业、旱地农业、绿洲农业、立体农业

B.基塘农业、温带畜牧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

C.水田农业、旱地农业、立体农业、高寒牧业  

D.旱地农业、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立体农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10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1 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等值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海拔    B.太阳辐射    C.降水量    D.气温

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C.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    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图11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图1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图6中的地质作用与甲、乙、丙、丁四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

A.①一丁处    B.②一丙处    C.③一乙处    D.④一甲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13为“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示意图”,图14为“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转型和再生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22~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13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14

                                

1.推动区域初期和成长阶段发展的因素主有

A.交通运输的建设                     B.煤、铁资源的开发

C.第三产业的发展                     D.高新技术业的兴起

2.区域的转型和再生阶段

A.城市化速度加快                     B.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C.区域内发展差异缩小                 D.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3.该区域的发展告诉我们

A.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B.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

C.区域衰落是区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     D.人地关系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我国“1998~2004年的相关数字统计表”(表1),回答25~26题。

表1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6ec8aac122bd4f6e4.1

6ec8aac122bd4f6e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低和最高的年份是

A.1998年           B.1999年           C.2003年           D.2004年

2.表中所示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C.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D.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外电报道, 4月17日冰岛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导致整个欧洲北部的航空交通受阻,全球数百万乘客行程被延误。英国气象部门称,火山灰将在19日抵达加拿大东部海岸。

材料一:冰岛渔业、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渔业是经济支柱。

当地可耕地面积1000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畜牧业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农业用地被用做饲料草场。积极发展温室生产,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

材料二:冰岛人口只有32万,但人均GDP达5万多美元位列全球第四,然而因盲目参与金融业的全球化经营扩张,冰岛外债高达1383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让冰岛难以应对,大致相当于每名公民身负43.2万美元债务。总理哈尔德坦言,本国面临“国家破产”危机,他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1)图16中气候类型Ⅱ为             气候,火山灰影响欧洲航空并将到达加拿大东海岸是由于常年受                 控制。

(2)分析冰岛渔业、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说明冰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

(4)为应对金融风暴,冰岛总理提出了“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的建议。请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要分析黄河自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以及河口镇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陡增的自然原因。

(2)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少,二是将会增加。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3)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 结合上图,说明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及原因。

地形区

农业生产类型

原因

平原地区

 

 

丘陵山地

 

 

沿海大陆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  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图19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是          海峡,它是我国的            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