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右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 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7~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过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

丰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4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图1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17为2006年各地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图16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3分)

⑵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国外方面:                                                               。 

国内方面:                                                              

⑶读图17,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3分)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成的,其主要优点有             

                                                                    

                                                                   。(4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表1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_                                                               _。(2分)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4分)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倍(取整数)。(2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形态特点是                                                   。(2分)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2分)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灾难,宣布禁捕是

因为                                                          。(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                (洋流)

漂向欧洲沿海。(2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3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酸雨的危害有                                                         

                                                                       

                                                                      

                                                                      

                                                                。(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