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报道,2010年太阳活动将出现又一个活跃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判断是

A.图中地球正处于远日点附近       B.图中B天体为恒星,E天体为行星

C.图中D天体属于河外星系         D.图中C天体和B天体构成地月系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主要包括色球层的黑子和光球层的耀斑

B.耀斑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增强,黑子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减弱

C.2010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会扩大

D.2010年将有可能出现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受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发射的影响,原计划于2009年10月和该探测器结伴奔火星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不得不将发射日期延后。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也正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分析表格资料,回答3~4题。

                     火星与地球部分特征的比较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在距离火星较近的时候效果较佳,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

A.2011年2~3月                    B.2010年2~3月

C.2011年8~9月                    D.2010年9~10月

2.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最大的是

A.昼夜更替现象   B.四季变化现象  C.表面温度    D.极昼极夜现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读右图,完成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角速度都相同

B.四地角速度都不同

C.四地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

D.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

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A.a→b→c→d     B.d→c→b→a C.c→d→b→a     D.d→a→c→b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示意图,a、b、c三条等值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完成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a、b、c为等温线,则

A.此时正值1月份前后

B.实线区域有寒流经过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此时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2.若图中a、b、c为近地面等压线,则

A.A处吹西南风                    

B.B区域易形成锋面

C.B处为阴雨天气 

D.B处风速比A处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为10小时

B.F1、F2与ON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一定是12点

D.该地此日日落于西北方向

2.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则

A.该地可能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地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C.该地为地中海气候         D.该地此时节降水较少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采猎文明阶段,土地质量较重要,人类对土地的作用和影响较小

②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重要,一些地区土地质量开始下降

③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用途多样化导致了土地数量不断增加

④后工业化阶段,生态环保用地、风景旅游用地增加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14~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2.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3.影响图中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17~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例M、N代表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和地震    B.寒潮和火山

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洪涝

2.预防M灾害发生的措施主要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开山取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主要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对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典型

C.丙图所示地貌为河流三角洲       D.丁图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读两幅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1~2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不同陆地自然带中的植物群落特征差异明显,影响这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B.动物差异      C.土壤差异      D.水分差异

2.两幅图中自然带大致对应的是

A.H-甲        B.C-乙         C.I-丙         D.A-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部分洋流模式图,回答23~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1、2、3、4组成的大洋环流相同的是

A.甲、乙海区均为副极地海区

B.甲、乙海区均为副热带海区

C.1、2所示洋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 

D.1、3所示洋流的形成主要与盛行风吹拂有关

2.若图中洋流2和4之间的水温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则

A.2处空气上升                     B.4处空气上升

C.高空空气由2处上空流向4处上空   D.低空空气由2处流向4处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分析下图中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示气候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丙、丁两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甲、乙两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      D.甲、乙、丙、丁四地都分布在北半球

2.有关气候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丁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乙、丙两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C.甲、丁两气候1月气温相同          D.乙、丁两气候夏季气温相差不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读亚洲东岸25°N附近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有关各环节的正确判断是(  )(双选题)(3分)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11月

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部分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2)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甲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分)

(3)图中丙处为火山,喷发的熔岩经凝固后形成  岩,丁处岩石又会俯冲到地下深处发生熔化,这种转化反映了自然界的  循环。(2分)

(4)据图分析,甲地东西两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旅游资源分为    两大类,它们共同的价值有    。(4分)

(2)图示景观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2分)

(3)桂林山水主要是由  而成,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  。(2分)

(4)旅游资源的观赏,有时要注意选择观赏的时机。游览泰山的最佳季节是  ,在山顶观景的最佳时间是  。(2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上海、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旅游城市。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将举行世博会,这会给“长三角”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分析坐标图(图中对应的数字为1为自然资源,2气候条件,3历史遗迹,4民俗风情,5商品购物,6旅游饭店数量,7旅游收入,8A级景点数量,9交通成本,10政府投入,11旅游人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成为旅游者的基础条件有    和经济收入。(2分)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分)

(3)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2分)

(4)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强的表现方面主要有     、  ;今后云南旅游业发展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3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974年,我国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达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02年只剩下0.55万吨。从1995年7月1日开始,东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

(1)图中e处的海底地形是  ,这里勘探到的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是   。(2分)

(2)图中c、d海域相比,盐度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2分)

(3)图中h地每年都有壮观的钱塘大潮,试简要说明这种现象对当地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2分)

(4)简析我国东海生物资源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4分)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4分)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2分)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2分)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4)2010年4月,在图中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2分)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1分)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2)图甲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3分)

(3)图甲中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2分)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      (4分)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分)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      (2分)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4分)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