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grade),AG的定义为AG = lg[ A.室温下,弱酸HA的电离常数约为10-5 B.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若B点为40mL,所得溶液中:c(OH-) = c(A-)+c(HA)+c(H+) D.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0.01mol•L-1+c(OH-)=c(Na+)+c(HA)
|
2. 难度:简单 | |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的盐酸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到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
|
3. 难度:简单 |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
|
4. 难度:中等 | |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待测的亚铁溶液溅出 B.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C.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未用标准
|
5. 难度:简单 | |
常温下,取20mL某浓度的HCl作为待测液,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A.所用HCl的浓度是 B.在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A. D.滴定前,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HCl浓度偏低
|
6. 难度:中等 | |
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为比较Cl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B.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C.为比较HA和HB两种弱酸的Ka大小,可用pH计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A溶液和NaB 溶液的pH值 D.为测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气中是否部分转化为Na2CO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用量筒量取8.2 mL某溶液时俯视读数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C.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D.配制0.1 mol/L的NaOH溶液100 mL,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烧碱属于离子化合物,熔点较高,实验室中可选用石英坩埚熔化烧碱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D.用
|
9. 难度:困难 | |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 • L-1的CH3COOH(Ka=1.75×10-5)溶液和HCN (Ka=4.9×10-10)溶液所得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代表的是CH3COOH和HCN B. 点③和点⑤所示溶液中:c(CN—) = c(CH3COO—)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c(HCN)-c(CH3COOH) D. 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以下关系:c(Na+)>c(A—)>c(H+)>c(OH—)(A—代表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
10. 难度:中等 | |
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A.1:1 B.3:5 C.3:1 D.2:1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P点时二者恰好反应完全且溶液呈中性 B.图2表示 C.图3表示向 D.由图4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
|
12. 难度:中等 | |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A. a mL B. (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mL
|
13. 难度:中等 | |
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 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A.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溶液时其中混有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滴定结果偏低 B.配制0.1mol/LNaOH溶液时,用潮湿的烧杯称量NaOH固体,对配制结果无影响。 C.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实验,当表面镀层反应完后需将铁皮用水洗,然后用酒精灯高温灼烧冷却后称量,以减少实验误差。 D.测定小苏打中Na2CO3含量的方案:取a(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取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探究催化剂对 D.已知
|
16. 难度:中等 | |
室温下用0.1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滴定终点消耗20.00mL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保持半分钟颜色不变 B.滴定终点时混合溶液的pH=7 C.滴定终点时反应的热效应即为中和热 D.滴定终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17. 难度:简单 | |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读数,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读数,读数为11.00 mL。该学生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
18. 难度:困难 | |
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指示剂
|
19. 难度:简单 | |
已知当NH4C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时,其pH>5.1。现用0.1mol/L的盐酸滴定l0mL0.05mol/L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
20. 难度:简单 | |
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①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滴定管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只有②
|
21. 难度:简单 | |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D.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
22. 难度:简单 | ||||||||||||||||
用某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25.00 mL,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单位:mol·L-1)
A.A B.B C.C D.D
|
23. 难度:简单 | |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盐酸放在锥形瓶中,NaOH放在滴定管中),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 A.①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④⑤
|
24. 难度:中等 | |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可导致被测定的盐酸浓度偏高的是( ) A.未用标准液润洗用蒸馏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 B.达到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有少许盐酸溅出 D.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
2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取25.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b.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A.d、e、f B.b、d、e、f C.b、d、e D.b、c、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