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

A. 先向东北,后转向东

B. 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

C. 先向北,后转向南

D. 一直向东南

2.当甲地地方时为18时时(  )

A. 全球昼夜等长

B. 理论上全球为同一日

C. 昏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

D. 太阳直射180°经线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B.湖泊H补给河流L

C.A地的海拔可能为350米 D.等高线Y的值为600米

2.沿着上图中虚线ab的地形剖面图是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下列能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高原北部的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是60°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B.B山为二大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洲界线

C.②③二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是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

D.④地形区森林广布,枝叶繁茂,生物循环快

2.本区中最大的国家海岸线漫长,但本国却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原因是(   )

①大部分海岸线纬度偏高,沿岸气温较低,港口易封冻,航运时间较短

②本国以内需为主,无需大量跨海运输

③陆地地形平坦,管道及铁路更易铺设

④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铁路和管道运输快捷安全

⑤有些海岸线沿线地区政治复杂,不易通过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流经A沿岸的洋流为(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巴西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

2.该图中的等值线可能是(   )

A.年等降水量线 B.7月等压线

C.1月等压线 D.年等太阳辐射量线

3.此时,图中A地(   )

A.盛行西北风 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处多雨季节 D.正值炎热干燥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2.A日可能为(  )

A.4月21日 B.6月22日

C.8月23日 D.10月21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蒸发较弱 B.地下水位高

C.排水不畅 D.降水丰富

2.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A.2月—4月 B.5月—7月

C.8月一10月 D.11月一次年1月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区有大量泥沙汇入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疏松    ②过度开垦    ③开挖煤矿    ④植被破坏    ⑤夏季多暴雨    ⑥地面破碎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⑤⑥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C),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纬度位置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

A.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

B. 印度农村人口随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减少

C. 中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印度

D. 两国城镇人口数量之差呈现扩大的趋势

2.城镇化对两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农业总产值下降  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④就业压力提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加拿大政府通过电气化振兴汽车行业,其境内的多个省为电动车买家提供了退税优惠政策。2017年11月,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宣布,在加拿大汽车工业基地安大略省(位置如下图所示)新建电动卡车厂,其零配件生产、采购均来自中国国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吸引比亚迪公司投资建厂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环境友好 B.劳动力充足廉价

C.生产技术先进 D.原材料成本低廉

2.新厂在中国生产、采购零配件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我国原材料,降低运费 B.获取廉价劳动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C.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D.拓展营销渠道,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图1是以_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为________ (填序号)。

(2)图1中晨线是________

(3)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日出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________

A.1/2              B.2/3             C.3/4             D.1/4

(5)将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

(6)图中B点位于D的________。(填方向)

(7)李先生在某地(21.5N)准备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3米,共十层,楼间距为18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____层及以上。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禾木全称“禾木喀纳斯乡”,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阿尔泰山原始森林,额尔齐斯河缓缓流过布尔津小城。每到冬季,禾木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其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作为房屋墙壁,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禾木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图。

(1)请描述图示区域内额尔齐斯河的水文特征。

(2)试分析禾木冬季积雪厚的自然原因

(3)请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与气候特点,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做为民居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禾木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条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 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有25条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出到另一内陆咸水湖波波湖,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