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深挖滩”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减少进入内江的泥沙 B.为了加快内江的河流流速 C.可以增加枯水期进入内江的水量 D.疏浚航道,便于船只航行 2.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低作堰(飞沙堰)”能够发挥的作用是 () ①在枯水期增加进入宝瓶口水量 ②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③减少对过往船只阻碍,便于航行 ④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内江”和“宝瓶口”位置选在河流凹岸主要原因是() A.减轻河流对工程设施的侵蚀破坏 B.有利于泥沙在内江河床沉积,减少进人宝瓶口的泥沙含量 C.河流凹岸水位较深,有利于在内江沿岸建设码头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利用飞沙堰可以减少进人宝瓶口的泥沙
|
2. 难度:中等 | |
油橄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油橄榄适宜的自然条件是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以上,≥10°C积温3500°C~4000°C或以上。下图为地中海橄榄油产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该地种植油橄榄的优势区位的是( ) A.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B.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 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 D.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 2.橄榄油加工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临近交通便利的区位 B.临近油橄榄树种植区 C.布局在大城市密集区 D.布局于经济发达地区
|
3. 难度:中等 | |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桥。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桥墩有下面长方形(左图)和船形(右图)之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2.安平桥采用船形桥墩的航道特点和主要目的是 A.流速快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B.河滩浅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 C.河滩深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 D.流速慢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 3.与建设在桥两端的陆上码头相比,古代曾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最可能是 A.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海湾宽阔,便于躲避台风 C.桥面平整,利于货物堆放 D.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
|
4. 难度:困难 | |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 mm。下图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 A.①—春季 B.②—秋季 C.③—冬季 D.④—夏季 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量小 B.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 C.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 D.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 3.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 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B.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 D.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冰岛大力发展铝生产,铝年产量达76万,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其产量占世界铝产量(1300-1400万吨)的50%。 材料二:冰岛金融业在2007年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冰岛克明对欧元汇率缩水3成,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危险。 材料三:鱼肝油是由深海海鱼、鲸或海豹等海洋生物肝脏炼制的油脂,常用于防治夜盲症、角膜软化、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世界上知名的鱼肝油产地是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尤以冰岛的鱼肝油品质最好。 材料四:冰岛多火山、河流,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下图为冰岛火山、河流与公路分布图。 (1)读图分析冰岛环岛公路修建的主要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冰岛炼铝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为应对金融风暴,冰岛总理提出了“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的建议。请从冰岛自然地理环境分析该建议提出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回答:金融泡沫破裂后,冰岛不得不“重操旧业”,依靠渔业渡过难关。请说明发展渔业对冰岛经济复苏的贡献。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
7. 难度:中等 |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节目拍摄地多位于风景优美、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节目中还有明星参与,因而获得了极大成功。节目播出后这些拍摄地也成为了新的旅游热点地区,这些地方游客数量暴涨,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1)分析此类节目拍摄地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原因。 (2)游客数量暴涨会给当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
8. 难度:中等 |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雪豹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食草动物为主食,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目前,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 分析雪豹数量急剧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