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中国局部地区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森林锐减、酸雨 B.森林锐减、水土流失、酸雨、水体污染 C.水体污染、酸雨、水土流失、森林锐减 D.酸雨、森林锐减、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2.甲类环境问题还可能导致 ①土地荒漠化 ②臭氧层空洞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大气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辽中南工业区 C. 四川盆地 D. 京津唐工业区 2.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 大力植树造林 D. 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环境污染 2.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对应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南丘陵 D.东北平原 2.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说明了( ) 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 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2.臭氧层正在不断变薄的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能的利用 B.制冷工业的发展 C.电力工业的发展 D.煤炭的使用 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B.禁止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甲烷的使用量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1)简要解释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应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表中信息,说出该月降水岀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