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年河南省招生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白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时提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下列名言警句中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这一新规(     )

A.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值得肯定

B.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应当反对

C.有助于帮助中小学生知善恶,明是非,应予支持

D.会使体罚学生合理化,是历史的倒退,不该提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研究表明,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会带来健康隐患,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巨大风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相关决定,明确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对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这警示人们(   )

A.尊重生命价值,不再饲养动物 B.革除饮食陋习,只吃蔬菜水果

C.增强法治意识,打击违法行为 D.树立生态理念,维护生物安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文明乘车是营造良好乘车环境的基础,202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将登上“乘客行为黑名单”;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这说明(     )

A.换位思考美德显,遵守规则促和谐

B.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共意识必提高

C.乘车自由受保障,行使权利可随意

D.服务质量需改善,便利出行将实现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信息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随着短视频、线上直播、网络游戏、网络课堂等加速发展,特别是5G网络逐渐普及商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部分传统刑事犯罪向互联网迁移,“技术”被异化为“骗术”的事情层出不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培养良好习惯,不再参与网络生活 B.享受网络生活,获取新知促进成长

C.推进严格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D.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徳中汲取道徳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这要求青少年(     )

A.克服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B.见贤思齐、自我省察、止于至善

C.与时俱进、追赶潮流、与众不同 D.尊重他人、以诚待人、以礼待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从呱呱坠地享受百般关爱,到两鬓如霜儿孙绕膝;从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到下班回家休息打开电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民法打交道,受法律规制,受法律保护。2020年5月28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该法的通过(     )

A.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民事法治保障 B.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

C.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D.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今,各地的市貌治理日益加快,通过实施治乱拆违、整街改巷、明灯亮景、清河畅水,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美丽家园。但在一些地方,外部的围墙虽然刷白了,但背街小巷却年久失修,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公共卫生间都没有。重面子、轻里子,日益成为城市整体面貌上的“锈点”。去除城市治理“锈点”正确的举措有(     )

A.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积极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所有诉求和身边的事情

C.坚持绿色发展,处理好城市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D.从细节处做起,改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盲区的治理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什么是劳动教育,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满是战争的疮痍,“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通过数十年的奋斗,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工业布局,为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为了发展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广大工人和知识分子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材料二:“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声声入心、字字千钧,是对中华儿女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深情回顾,是对不断创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庄严宣示,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继续开创伟业、共筑圆梦辉煌的“集结号”。

(1)阅读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想,请与同学们分享。(三个方面即可)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响应继续开创伟业、共筑圆梦辉煌的“集结号”?(两个方面即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材料一:“黄河宁、天下平”,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部署推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2020年3月12日,我省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集中开工,围绕“一廊三段七带多节点”的总体布局进行建设,启动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8个,,融合森林氧吧、山水花海、高效农业、治黄文化,古城驿站等功能,打造复合型生态廊道样板。

材料二:近年来,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却屡屡遭到破坏污染、非法采砂、过度捕捞、“渔家乐”水上餐厅污水横流,“堤内造山”的小景区让黄河不堪重负……面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持续提高黄河“母亲”颜值,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已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沿黄生态廊道工程无疑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一环。

(1)我省进行沿黄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将带来哪些国计民生“红利”?(三个方面即可)

(2)破解“四乱”困境,提高母亲河“颜值”,你还有哪些合理化建议?(两个方面即可)

 

五、综合探究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青少年的体质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2019年1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健康中原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原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实施意见中,“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赫然在列,青少年的健康问题 再次被关注重视。

为此,你校拟开展健康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活动拟写一句主题标语。(与示例重复者不得分)例:开展阳光运动,促进你我健康。

(2)请你完成某调查问卷部分内容:(选择一个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3)请你向同学们宣传“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即可)

 

六、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片甲骨惊天下!”2019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为此我国举办了一系列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了甲骨文的重要地位和研究成就。2019年10月18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正式拉开帷幕,广大甲骨文研究专家和甲骨文爱好者纷至沓来,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你校也派出代表团参与此次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完成会议展板内容:

展板一:探源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

(1)    请你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评语进行解读。(两个方面即可)

展板二:研究

甲骨文是汉字源头,今天我们很多正在使用的汉字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例如:“家”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房子下一头小猪,意为蓄养牲畜的房子。

(2)下图是“祝福祖国”的甲骨文写法,请任意选取其中一个字,根据你的理解,用简要文字分析字形字意。

展板三:传播

“洞(甲骨文学界)中千年,世上(社会大众)一日。”要让甲骨文研究开发走出博物馆,真正被社会大众喜爱,“活起来”“动起来”,很多人作出了努力:安阳老人韩建周,花八年时间自费编纂出版《甲骨文日历》,让甲骨文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90后郑州姑娘李子一,制作了全网第一套“甲骨文表情包”,掀起了一股甲骨文表情包使用热潮,让严肃深奥的甲骨文“可爱”起来。

(3)让甲骨文走进校园,让我们身边更多的同学了解喜爱甲骨文,请你设计两种校园推广活动形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