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榆林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这样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中,我们会(  )

①与越来越少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不必关心国家发展、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对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社会发展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被孤儿院抚养了十年,但在17岁时,其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的男孩。其根本原因是(  )

A. 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 B. “狼孩”智力低下

C. 社会离不开个人 D. “狼孩”是在狼群中长大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断从社会中汲取营养。看一场红色电影,听一场民族音乐会,读一本中华优秀书籍……都可以让我们从社会中获得

A.物质支持 B.精神滋养 C.身体成长 D.智力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过马路看见盲人,上前搀扶好

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

③对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的行为给予谅解

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小文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社区的居民服务。小文这样做(  )

①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

③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周末,初中生小刚与同学约好到公园参加护绿活动,途中发现路边的下水道井盖不见了。为防止误伤行人,他守在井口边,并打电话向路政部门反映情况,直到维修人员赶到才离开,结果耽误了约定的活动。你对小刚这一做法的评价是

A.缺乏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

B.有违诚信原则,既然约定在先就不能失约

C.责任意识不强,护绿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更重要

D.尽管耽误了护绿活动,但同样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我们可以

①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进行联系与交流

②了解世界任一角落的风云变幻

③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④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体会“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这说明

A. 网络改变了世界

B.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C.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网络为文化的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网络的丰富性、便利性、高效性正深刻地改变着人际交往方式。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我们要做到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④善于利用网络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中搜集到的图片,不能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了社会安定,也给公众造成了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 网络具有消极作用

C. 网络交往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 对网络敬而远之,避免受到网络的困扰和危害

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要拒绝上网,以免触犯法律

B. 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C. 上网时不遵守社会道德,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 我们要提高警惕之心,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央视期特别节目《迷途少年》中介绍了很多网瘾少年,他们中有很多也曾树立远大理想,也曾努力奋进,可是他们最终因沉迷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难以自拔。他们要想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  )

①在有人监督时,学会约束、管理自己

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

③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健康的兴趣

④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拒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在网上,我们也许会与一位教授下象棋、交朋友,或许还会与外国友人亲切交流中国美食等。可见,网络可以

①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实现自己的理想

③丰富我们的交往方式,促进人际交往

④突破交往的一切限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对保障公民的_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知情权     ②参与权    表达权      ④监督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这些身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写出两种身份即可)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小华却说:“个人游离于社会这张‘大网’之外也照样能够活得很好。”

小华的观点对吗?请你加以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曾盘点出十个危害很大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造谣艾滋病人滴血投毒事件、“地震,传言令数百万群众受惊、柑橘蛆虫使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等事件都位列其中。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造成当事人的名誊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1)说说网络谣言有何危害?网络上还存在哪些陷阱?

(2)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3)怎样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